第四章 末路与残局(第5 / 6页)
西魏虎狼之师扑来,陈霸先和王僧辩都来不及增援,江陵被攻破,萧绎于弟弟萧纪身亡后不到两年,也挂了,享年47岁。
宇文泰扶植岳阳王萧詧为傀儡,把江陵弹丸之地划给其管理,这就是西魏的附属政权--西梁。这个弹丸政权存在了32年,597年,隋文帝杨坚征召西梁国主萧琮入朝,封为莒国公,西梁灭亡。看清楚了,是征召入朝,太小了,懒都懒的打。
国不可一日君,陈霸先与王僧辩紧急磋商,拥立萧绎的儿子萧方智为帝。江陵已在西魏之手,南梁的都城又回到了建康。
萧绎定都江陵时,曾有人劝其迁都建康,其却挺恋家,未采纳,并派人杀死了在建康的废帝萧栋兄弟三人。此三兄弟未死于侯景之乱,却最终死于同宗之手。
请注意这个微妙的变化,前文讲过,陈霸先的势力在扬州,而王僧辩的势力就在建康。南梁都城重回建康,从此时起,王僧辩的影响力盖过了陈霸先。
一山不容二虎,难免频生龃龉。而又一方势力的插手,让陈霸先与王僧辩这两个曾经亲密的反侯战友,彻底走向了对立面。
北齐,高欢儿子高洋废掉东魏后所建。眼看西魏从南梁割走了益州,高洋的哈喇子直流,派人找到王僧辩:萧方智年幼智弱,不足为君,我给你送个人来。
送来的人,叫萧渊明,梁武帝的侄子。当年他奉萧衍之命接应侯景,领取侯景投降带来的河南之地,结果与东魏寒山大战时兵败被俘,一直被扣留在东魏。这会儿,高洋打了个如意算盘:把萧渊明送回南梁当傀儡,不就可遥控南梁朝政了?
不行,王僧辩一口回绝。不料,话音刚落,北齐的10万大军就到了江边上。
刚历经艰苦卓绝的战斗打完侯景,部队还没完全休整好,现在来了个比侯景更狠的。王僧辩服软了,屈服应允北齐。为了面子,王僧辩向北齐提了个条件--保证萧方智当太子。高洋也给了王僧辩这个面子,答应。
王僧辩的屈服,导致南梁再次帝位更迭,并成了北齐的傀儡政权。
祸乱江南的侯景是羯族人,西梁的萧詧是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所立,现在依靠鲜卑化汉人高洋支持的萧渊明又登堂入室,这让汉人衣冠南渡建立的南方政权的军民们情何以堪?
该趁机摊牌了。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陈霸先打出了民族感情牌。
因为,其实王僧辩本人也并非汉人,而是鲜卑乌丸人。
陈霸先的战斗檄文慷慨激昂:王公一旦改图,外依戎狄,援立非次,其志欲何所为乎?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陈霸先成功的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之后,555年秋,他突然率兵马从京口杀过来,对王僧辩发动了突然袭击。王僧辩从未想过陈霸先会这么干,猝不及防,与其三子王頠皆被擒。陈霸先毫不客气,处决了王僧辩父子,复立萧方智为帝。
值得一提的是,陈霸先曾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王頠,只因王僧辩母亲去世而婚礼展期。奶奶早死或晚死几天,王頠可能都能保住命。这下,差点成为陈霸先女婿的王頠,也成了准岳父的刀下之鬼。
先剿侯景、再收拾“叛徒”王僧辩,陈霸先在南朝的威望达到了顶峰。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即位称帝,取代梁朝建立了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朝。陈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开国皇帝姓氏作为朝名的王朝。
回过头来看看名利双收的陈霸先,其袭杀王僧辩真是为南梁的江山社稷着想?
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对此有段精准评论:王僧辩之从容拒景,智勇不在霸先下,瑜、亮并生,同辅一主,设非后日之互启猜嫌,各思攘柄,宁非亦萧氏之周召耶。王僧辩以齐师之逼,迎立为主,宜为陈霸先所讥。但霸先之袭杀僧辩,亦非真心为梁。利害切身,亲友可以不顾,朝婚媾而暮寇仇,军阀固如是乎。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还不信?那就再来一个事实作为铁证—陈霸先以清除北齐傀儡的名义干掉王僧辩后,也一样对北齐称臣纳贡。呵呵。
当时陈王二人最后一次对话,应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