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二章 萧侯的心思

第二章 萧侯的心思(第4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也许是赌气,婚姻不幸的永兴公主,居然跟叔叔萧宏来了段不伦之恋。才发生了二人同谋,派杀手男扮女装弑君篡位的刺杀事件。

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弟弟,得知真相,老萧差点儿背过气去。然而,最终的处理结果是:俩杀手斩首,女儿赶出皇宫,永不入宫。弟弟萧宏?

善终,没做处分。

如此平和良善的佛教徒,老祖宗信奉拜火教的侯景,很喜欢。

侯景做好了多选题,被选的人是什么反应?

先看西魏宇文泰。宇文泰的情报工作做得不,他也给侯景送去了一个多选题,以下答案有且只有两个是对的,请选出正确的:A把河南六州的那地盘送过来;B侯景入朝来见。

这题,跟“学习强国”里的专项答题似的,选项跟答案个数一样,闭着眼点都能满分。

入朝?入你大爷。侯景岂能上当,全力倒向了南梁,奔向了他看准的中国好大爷萧衍。

第二节这个皇帝真的弱智?

面对侯景来投,南梁中央召开了一次“应否纳侯”讨论大会。

经大会讨论,群臣一致反对接纳侯景,主要理由有二:

一是,侯景反复常,从尔朱荣到高欢,都很信任他。特别是高欢,那么大个河南,说给就给他了,如今他说背叛高家就背叛,这种当世侯奉先、侯换章,谁敢接?

二是,南梁与北魏、东魏打打杀杀几十年,好不容易这几年缓和了,现在侯景不光是自己来,还带着那么大个河南投奔过来。要知道,东魏本来就只有北魏的半壁江山,剩下那么点又被他带来半壁,东魏可就剩北魏四分之一了,东魏高澄不跟我们血拼到底才怪。

有个别逻辑学、心理学学的好的大臣,擅于换位开导:陛下你想想,要是现在有人带着淮南去投奔高澄,咱不得跟东魏拼命?而且,河南是四战之地,就是拿下来也不好守啊。咱们还不如固守疆界,让高澄和侯景打个两败俱伤,到时候再坐收渔翁之利。

南梁诸臣的分析,有理、有利、有节。而史载83岁的梁武帝萧衍,不仅未采纳,还开始了一系列的弱智表现。

1.力排众异

史载,面对群臣的非议,萧衍却执意要接纳侯景。众大臣苦劝,萧衍依然坚持。原因?他刚做过一个梦。

萧衍称他最近一次做梦,隐约梦见有个中原的牧守,献出土地向梁朝投降。

老萧所述即使真实,南北朝乱世,今天有你的人投降我,明天有我的人投降你,乃常有之事。所谓“昼有所思、夜有所梦”,萧衍做的不过是个普通的梦,但,萧衍手下一个叫朱异的宠臣,却对萧衍的这个梦做了扩大解释:这是天意梁朝一统,这不,侯景就投降过来了嘛。

萧衍信这个解释,因为他笃信佛教,对宿命论更是深信不疑。故其答应接受侯景的投降,封其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并派兵运粮应接。

派出接应的大将有两个,一是羊鸦仁,二是萧衍的侄子萧渊明。

547年7月,梁援军将领羊鸦仁入悬瓠。8月,萧渊明受命率十万大军屯寒山,9月,萧渊明与侯景互为犄角,大举北伐,在泅水筑坝蓄水以灌彭城(今江苏徐州)。

东魏徐州刺史王则据城坚守。11月,东魏派大将高岳、慕容绍宗率众10万疾驰救援彭城,击败梁军,俘虏了萧渊明。

侯景率4万大军退保涡阳,昔日的同事慕容绍宗列阵进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