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温言(第1 / 3页)
天亮的时候,小楼的外面又起了雾气,毕竟是初冬了,花树也挂上了点点冬霜。
终究还是身体差的原因,昨夜回来的时候便有些发烧,小环跑里跑外地忙了许久,又是打热水又是煎药的,闹腾到后半夜才算罢休。
其实这种伺候顾怀确实有些不习惯,就算前一世忙着做生意,大多数事情他还是喜欢自己做的。
不过这种微不至的照顾确实也只能在这个时代看见了。
按理说既然染了风寒,书院那边是可以请假的,想必孩子们也乐于能有两天假期,但顾怀在床上眨了眨眼睛,还是老老实实起来穿起了衣服。
终究不是一份谋生的工作而是自己想去做...自然也就没有犯懒的理由。
由此也生出了些锻炼身体的心思,用过早膳后和小环说了一声,把青衫的下摆往腰间一掖,便在下人们或怪异或不解的目光中,沿着深宅大院间的石径跑起来了。
由于是早起,所以大门外的行人并不多,经过昨晚的事情,李明晨自然也没有再来装偶遇,顾怀深呼吸了口带着寒意的空气,继续由巷子往书院跑去。
果然,一首诗词而已,不会改变什么,这世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忙忙碌碌地活着,哪里会有闲心去关注这些事情。
一开始确实也有点担心,柳三变苏东坡这类人物的诗词,拿出来未免太过惹眼,没有必要为了出点风头就打破现在平静的生活。
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把这事想得严重了,论什么事情,如果想传得厉害,总还要讲个起因经过结果。
如果是位早就有才名的士子,写出这等诗词,怕是从青楼妓子到市井百姓都会喜闻乐见,那些与有荣焉的文人也会大肆宣传--但如果写出来的是个赘婿,那这事多半还是要慎重考虑一下的。
诗词好不好不是关键,读到的时候赞一声也就罢了,但若是传出去整个诗会那么多读书人被个赘婿抢了风头,终究是徒增了笑料,怕是大家都会心知肚明,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这事的影响了。
这是好事。
于是想象中指指点点的场面没有出现,顺利跑到了书院外面,几个上学迟了的孩子正火急火燎地往书院赶,但还是没缺了礼数老老实实站住身子向先生行礼,顾怀也就摆摆手让他们先进去。
因为书院外多出了张陌生的脸。
穿着素黑儒袍的中年男子抬头看了书院招牌许久,才转头过来:
“听说你写的诗词很不?”
……
这番莫名其妙的对话和那张完全陌生但很英俊的脸让顾怀沉默了片刻。
首先想到的,是认识这具身体的前主人,但中年男子的语气又不太像是旧友上门,所以顾怀想了想,还是接了下去:
“只是虚名而已。”
“诗词写得好,可不是什么虚名,”中年男子轻轻笑了笑,“上到王侯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都喜欢追捧此道,如今科举也对诗词大开方便之门,想入仕也容易几分...哪里算得上虚名?”
语气很温润,一开始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倒更像是觉,说完这番话,面如冠玉,丰神俊朗的中年男子便转身继续去看书院的牌匾:
“既然写得一手好字,作得一手好词,有这份文才,想入仕是很容易的,为什么要当个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