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南北分榜成定制(第2 / 4页)
刘三吾弱弱的说道:“关于这件事,肃王殿下也有交代,他认为,以祖籍论,祖籍在南则为南籍,祖籍在北则为北籍。”
朱元璋眯着眼,眼眸中透出精光,那个逆子,想出的主意着实不错……
如此一来,能保证南北政治平衡。可是南方的科举竞争压力大,那些南方学子会同意吗?
如果不同意,又该如何呢?
刘三吾再度说道:“另外,肃王觉得,如今天下承平已久,大明的主要矛盾是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思想传播之间的矛盾。”
“……”朱元璋一脸懵逼。
刘三吾解释道:“肃王觉得应该采取措施,兴建学校,选拔学官,并且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
“由官方出资,各府设立府学,各州设立州学,各县设立县学……只要陛下兴此善举,就能牢牢笼络读书人的心,那些学子们就心向大明,掀不起风浪。”
“如此一来,耗资太大了吧?”
“由各地的地主阶级出资,朝廷负责整合,这样就能大大减轻财政负担。”
朱元璋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眸中泛起异彩,如果开设官方学校,那些地主应该乐得其见吧?
喃喃道:“朱拓这小子,想的如此深远,不错,不错,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时,就从元朝灭亡中看到,除了元朝人作死的原因,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一个原因。
百姓们与朝廷不一条心,那朝廷能存活多久呢?
“你回去吧。”朱元璋摆摆手。
“罪臣回哪?回刑部大牢吗?”刘三吾呆愣的问道。
“回你自己府邸……你要是想回刑部大牢,朕也不拦着你。”朱元璋看了一眼刘三吾,又道:“还有那些考官,也都回去吧。”
“之后,朕会下诏书,就说此次会试分为南北两榜,各择出十名优异学子,此事是大明分南北取士之先例,以后遂成定制。”
刘三吾立马跪拜,叩谢陛下圣恩。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十分简单。
朱元璋在整个大明有着无上的权威,当他认定一件事的时候,也许只有马皇后能劝动他,其余所有人都不行,包括前太子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