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少年郎白玉松(第2 / 4页)
白华英不由想起那个被赵斯年那个王八犊子摔死的孩子,那孩子连个名字也没有。
白玉松咧着嘴笑,“大姐姐真好看。”
白华英觉得这孩子眼睛是不是不好使了:“哪里好看?”
“大姐姐心善,一心救济灾民,夫子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像大姐姐这样的人,就是小说里上德不失德,是以有德之人,玉松瞧了喜欢。”小少年念得摇头晃脑的,可爱得紧。
“你这书……是同谁念的。”历来这学堂上的先生多半都是在咬文嚼字,少有这般细致的去讲解,白玉松如今也不过十岁,能得此悟,倒是难得。
她不由有些感慨,府里这一代竟是人才辈出,而最厉害的,当数这十岁的白玉松了。
白玉松站直了些,“是外公教的。”
柳大人是翰林院的大学士,饱揽群书,可终究没能成为太子太傅,这一点白华英一直不解,如今却明白了,他教的东西,太过贤德,可天子要的是什么?是对朝臣的权衡之术,而非那矫枉过正的仁慈。
“教的倒是好。”白华英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眼里透出几分欣慰。
白玉松蹲在她身旁,捧着手里的荷包,笑盈盈的:“大姐姐,你要救济灾民,是壮举,玉松虽年少,但也想尽些力。这是我这些年攒下来的,原本母亲说要用来娶媳妇的,可如今玉松只想让百姓少受些苦。”
少年郎眼里透着清澈,这样的清澈一时竟让白华英生出一种自豪感来。
“你将这荷包拿来,大娘子可知道?”自打侯府出了事,她便不再唤柳氏母亲了。m.
白玉松哼哼道:“这是我攒下的,为什么要告诉她?大姐姐,实在不行,你就偷偷拿着,假装我不曾来过,这银钱是你捡来的,天色不早了,我明日还要去拜会先生呢,先回去了。”
少年郎抛下手里的荷包,一转身跑进了风雪里。
白华英瞧着心都要跳出来了:“你慢着些,让秀心送一送。”
白玉松挥了挥手,那团白色的身影渐渐融入了夜色里。
白华英低头瞧着手里的荷包,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翠青接过那荷包,诧异不已,“小公子怎么这么有钱?足有几十两呢,都快赶上主君大半年的俸禄了。”
一个十岁的孩子,攒这么多钱下来,可真是不容易。
秀心接过细数了数,打趣道:“小公子如今在柳学士手里头管束着,柳家的人对这孩子疼爱得紧,每每过年过节的给些东西,也是情理之中的,倒是小公子年纪轻轻便持家有道,也是一桩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