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形势危难思良将(第2 / 3页)
大军行至取虑。于禁与陈登互为犄角,大军既难渡过睢水,又难攻下取虑,进退两难。</p>
此前孙策可以不顾陈登,是因为陈登一军,远在广陵,实际处于战局之外,不会形成大的变数。</p>
如今陈登、于禁合计八千,若孙策不顾陈、于而攻彭城,陈、于完全可以出战攻孙策之背。</p>
彭城守兵看到援兵在侧,而非远在千里之外,定然士气倍增。周围各郡县尤其是彭城之北郡县必然驰援彭城。</p>
欲克彭城,难上加难。</p>
周瑜献计道:“我为攻,敌为守。我兵集于一,敌城分于多。则主动权在我也。</p>
我可四下纵横,攻其郡县,夺其粮草,在彭城周围游走,若即若离。</p>
若敌不追,则攻城略地,诸县之坚远逊于彭城,也不可能四下皆援,必可克之;若敌来追,则破其来兵。</p>
不数月而敌必疲矣!”</p>
孙策听了周瑜疲敌之计,连呼妙计,当即照准。</p>
孙策与张勋两军合计近五万,留一万监视取虑,西向攻符离,克之。</p>
攻蕲县,又破之。</p>
豫徐风雨飘摇。</p>
彭城震骇。</p>
张昭急召集诸文武议事,道:“袁术背盟,悍然来犯;孙策骁勇,锐不可当。</p>
今大军近十万已至睢水,徐州大半已非我有。为之奈何?</p>
请诸君言之。”</p>
刘备为大司马后,以张昭为左长史,华歆为右长史,协助刘备管辖礼、吏、户、兵、农、工、士、民、警、侦、刑十一司。</p>
除了礼司第五巡、刑司钟繇为主事外,其余各司任职者,皆是从事。</p>
各司主事品秩皆为二千石,与郡国守相相当,但由于处于中枢,权势则过之。</p>
比如吏司从事崔琰,品秩为千石,却负责二千石守相之政绩评价、升迁废黜。</p>
刘备当然不会对崔琰偏听偏信,自有别的渠道来源。但崔琰的权势仍然极重。</p>
尤其是现在刘备对他十分信任。崔琰对各守相可以说是一言可以拔之升天,一言可以黜之入地。</p>
</p>
从事尚如此,主事更不用说了。刑司主事钟繇,有权指导刘备统治下的四州一切刑罚事宜。侦司负责检举、揭发、查证、纠察,警司负责抓捕,刑司负责按照法条判处罪刑。</p>
听了张昭略带丧气的开场白,钟繇见礼司主事第五巡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出声的打算,便起身道:“下吏有话要讲。”</p>
张昭略有些头疼,客气地道:“元常请讲。”</p>
钟繇比张昭还大了五岁,本年四十四岁,相貌威严,胡须浓密,思维敏捷,辩才无碍。张昭才与他相处数月,就发现这个下属能力极强,领导起来很是费劲。</p>
钟繇道:“孙策自淮南而来,至彭城四五百里,沿途河流纵横,坞堡密布,百姓皆愤恨袁术屡次侵掠,誓死抵抗。</p>
孙策兵虽多,不过逞一时凶威,何能长久?</p>
广陵陈元龙,知兵善战,必星驰来援;沛国于文则,毅重多谋,也当来会,加上沛相荀休若,名门之后;彭城谢公继,忠贞干练;东海孙宾硕,老当益壮;济阴徐季才,忠直节亮。</p>
几方合兵何止数万,又何惧孙策仓促之兵、乌合之众?</p>
即使在此城中,有沐将军在,还怕守具不全、器械不精么?</p>
因此,敌军入寇,不过小患,切勿大惊小怪,惊扰士民,徒乱人心。”</p>
沐并也在座,他身为军事三司之军备司主事,因功刚被拔为裨将军,接着钟繇的话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