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室可兴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撼山营大显威风

第三百三十八章 撼山营大显威风(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严敬败得太快,袁绍派出救援的张郃刚刚赶到,迎面就是潮水般的溃兵。</p>

张郃满脸苦笑:严敬得袁绍信任程度不下于文丑,自己刚与文丑交恶,难道又要得罪严敬么?</p>

若袁绍能公正以待,张郃不怕得罪任何人。但现实如此,奈何?</p>

张郃命令结成牢固防线,不许溃兵通过,但也不能率先杀人,命将士高呼:“敌军不过数千,若能战,则反身战,若不能,须从两翼散开,再行重整。”</p>

溃兵只顾埋头奔逃,哪里听得进张郃军的呼喊劝阻,冲不过张郃的防线,除个别向张郃军举刀外,大都往两边撤退。</p>

山谷狭窄,通道逼仄,溃兵蜂拥在山壁下,狼奔豕突于崎岖中,多有急不择路而摔倒者,后续溃兵收不住脚,或根本无意收脚,将摔倒者踩在地下,后者惨叫几声,很快就再无声息。</p>

撼山军将严敬万兵一举击溃。阵列推至张郃军前。</p>

高顺欲挟大胜之威,索性将张郃击溃。</p>

张郃阵形内陷,结偃月阵,阵前多布鹿角等障碍物,以长戟兵在前抵挡高顺盾矛,将弓弩手部署在内部,向撼山营集火射击。</p>

高顺见张郃用兵多变,矛弩配合默契,调度有方,知道是个劲敌。若是两军兵力相仿,高顺绝不会怕了张郃,也有信心将其击败。然而如今,自己只数千兵,袁绍大军数万,跟张郃相互消耗乃是下策。</p>

高顺果断下令撤退。</p>

张郃也不追击,任凭高顺胁裹俘虏,从容退入城中。</p>

这一战看似轻松,其实高顺军付出的代价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小。撼山营七百人,阵亡两百多,让高顺痛惜不已。</p>

整个撼山军一共战没不过三四百人,撼山营占了一半多。</p>

势如破竹潮水般进攻,是靠着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实现的。</p>

前队死,后队继,从无空隙,这才保持住对敌人连续不停的迅猛攻击。</p>

从撼山营军侯侯谐负伤不能再战,也能看出战斗的激烈。</p>

代价大,战果更大。光是俘获带回城中的袁军士卒就达两千人之多。</p>

己方杀伤、对方自相践踏而死、溃散于山谷间不归队者,高达数千人。</p>

高顺估计严敬能剩下两千人就不错了。</p>

严敬正跪在袁绍面前痛哭流涕,唯求一死。</p>

聚拢败兵,不到千人。一战损兵近万,就算袁绍家大业大,兵力雄厚,也禁不起这么葬送啊!</p>

袁绍气得浑身发抖,拔出佩刀,欲一刀砍了严敬。</p>

蒋奇、荀谌、高干、许攸等纷纷求情。</p>

严敬乃是豫州人中难得的将才,可不能就这么折了!</p>

冀州人如沮授、田丰、审配、张郃等得志,豫州人不能落后太多。</p>

严敬的忠心无可怀疑,起码比张郃高览朱灵马延这些冀州人要可靠。</p>

高览朱灵随曹操而叛,朱灵被刘备所杀,死得好!</p>

马延随麴义而叛,麴义为鲁肃所并,马延想必也没什么好下场。</p>

袁绍怒斥严敬一顿,将其降职为校尉,命戴罪立功,若无功,届时直接斩首。</p>

严敬感激涕零,跪谢袁绍,发誓效死。</p>

严敬之败,重重挫伤了袁兵锐气。</p>

袁绍不敢靠阳阿城太近,退至五里外,大营相连,相互呼应。又积极打造攻城器械,起高橹、箭楼、土山等,射城中。又以张郃为先锋。</p>

张郃精通战阵,营垒精妙,让高顺无隙可乘。</p>

双方进入相持。</p>

袁军的攻势随着攻城器械的完善,而逐渐加强。</p>

高顺等只得奋勇还击。</p>

求援书信早报到负责整个河东军政的田豫手中。田豫手头兵力却调往南线,与文丑、郭图交战。</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