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太子爷可比不得您(第2 / 4页)
弘皙是她的命根子,大阿哥身子弱,只有弘皙健健康康的,如今都识了不少字了。这一下子从她身边带走,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主子,阿哥能养在太子爷跟前是好事,您想想,太子爷不也是从小就养在万岁爷跟前吗?”天青劝道。
“我要是不去算计太子妃,是不是就能将弘皙留在身边了?”她有些后悔了。
天青愣了一下,“太子妃没生产前谁也不知道是阿哥还是格格,您算计太子妃也是为了两个阿哥着想呀。”
大李佳氏听着眼神又坚定了几分,是啊,没出生之前谁也不知道太子妃肚子里的是什么。
如今太子妃伤了身子,几年内都不能生养,她就能安心了,至少目前不会有嫡出的阿哥来挡弘皙的路。
若是后院再有妾侍遇喜,她是不会动手的,但嫡出的不一样。
大李佳氏擦干眼泪,坐直了身子,“你说的是,太子爷能亲自带着弘皙启蒙,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对弘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她不后悔!
康熙今天没有翻牌子,他回宫有几日了,忙着接见朝臣,所见之人无不夸赞太子,太子监国两月来,国事处置均无差错。
只是在接见了南书房大臣之后,康熙的眉头一直是拧着的。
南书房大臣对太子的评价跟朝堂上的可不一样,虽然他交代太子大事、要事俱要送往塞外。
可南书房大臣却说太子审阅奏折散漫,不少奏折太子并未查看。
能交给太子看的奏折,其实已经过了一遍南书房的手,他们是直接忠于康熙的,所以哪些奏折太子能看,哪些是直接快马送走的,他们心中都有数。
康熙翻看着太子批阅过的奏折,眉头越皱越深,作为帝王不说事无巨细,却也该对朝政百姓上心。
太子的奏折里头不少都没有批阅,直接被压在一边。
康熙最后气得拍了桌子,山西干旱,两月来滴雨未下,山西知府的折子太子连批都没批。
若非这些折子都要过一遍南书房,他都不敢想这些日子山西的百姓怎么过的。
康熙苦笑一声,自诩自己也是个勤政的帝王了,没想到自己这么手把手教出来的太子却让他失望了。
梁九功见了有心想为太子爷求情,也没敢开口。
“你说,朕是不是没有教好太子?”康熙沉默了许久,开口道。
梁九功低着头四下瞧一下,得,万岁爷是跟自己说话,这话他哪敢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