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第1 / 4页)
“迁村?这不行的,我一个老太婆,家中无人,哪来的精力。”
王老妇人一脸惊讶地看着苏巧儿,连连摆手。她的伤势在苏巧儿和林家人的调理下,康复了大半。
林玉生走的第七日,她正要辞别归家,送别的饭桌上,苏巧儿对她提出了长宁县发展的第一步:迁村。
苏巧儿递了一杯茶给她,嫣然一笑,安抚地开口:
“王婶,您别急,这样吧,巧儿先问您一个问题。
您也知道,长宁穷困,有的村民甚至长期吃不饱饭。您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王老妇人被突如其来的问题难倒,她干瘦的脸上泛起一抹难为情的笑意,下意识吞了吞口水。
“这,老太婆只是一个农妇,哪想过这个。这些,不都是县太爷那样的大人物考虑的嘛。”
苏巧儿笑眼弯弯,继续循循善诱:“这样吧,巧儿换种问法。您平时靠什么维持生计呢?日子过得怎么样?”
老妇人一听这话,眼眶瞬间红润,她鬓发斑白,满脸皱纹,用她干巴的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诉苦道:“穷啊,日子过得紧巴,儿子和丈夫都死得早,留下老太婆一个人。
平日里就在山里找些草药,年纪大了,有时候都走不动,外加下雨的日子。
一年到头,别说存些银两,经常是吃上顿没下顿。
唉,常常想啊,实在过不下去了,就跑到那山林子里,给老虎吃了,算是走得干净。”
苏巧儿急忙拿出帕子擦去王老妇人的眼泪,又用自己的手紧紧握住她的手,感受到那双温热却粗糙的手,心中满是酸涩。
“王婶,莫哭,好日子就要来了。巧儿问这些,不是要戳您的心酸事。巧儿是想让您知晓迁村的好处。”
王老妇人听到她的话,不再哭泣,抬眼看向苏巧儿:“好处?”
“长宁县的百姓之所以穷困,皆因为他们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常居深山里,只能靠山吃饭,草药不可多得,野兽凶猛难捕。
除此之外,山区地势崎岖,不宜种植粮食,这才过上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想要发展,就必须要迁村。”
王老妇人被苏巧儿说的有些心动,但又想到自己年纪大了,又要离开家乡,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可我这个老婆子在这生活一辈子,年纪又大了······”
“别担心,迁村并不代表着让你们离开家乡,只是要从深山迁出来,一同迁到地势平坦的地方。到时候可种些粮食作物,不再是靠运气吃饭。
人都聚在一块,邻里之间也有个照应,总比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提防财狼虎豹安全。至于您怕自己年纪大了,又家中无人,尽可放心。
小女子夫君已经去了安宁郡,到时候会带一批人过来,帮助大家迁村的。”
“话所如此,可就算老太婆愿意,但是别人······”自己的心事件件都被眼前的小女子说中,王老妇人的态度开始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