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第3 / 4页)
【有着这样优越的出身条件,少女时期的她可谓是无忧无虑,喜欢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乐趣。大家所熟知的《如梦令》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李清照年少时期的生活写照。】
【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张汝舟虽然仰着头,但眼神还是飘忽到了李清照这边。
他怎么都没想到仙人会挑今天讲李清照,他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出现在她的生平中呢。
李清照可没想那么多,近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已磨平了她的少年心性,怕是再难写出这般的诗词了。
【封建礼教对女性有语不高声,笑不露齿等诸多禁忌,饮酒也成了男性特权,女子喝酒被认为是有伤风化之举。李清照个性强烈,把自己活成了个例外,一生与酒为伴,还常宿醉。一句浓睡不消残酒,不知引起了千百年后多少女子的共鸣。】
阮籍:酒好啊!人生不可无酒。
朱熹:千百年后,女子也可常常宿醉?不可不可啊,这让她们的丈夫如何作想啊!
李清照:怪不得总觉得张汝舟带来的东西没滋没味的,原来是缺了美酒。
她夹起一块定胜糕放入口中,细细抿化,末了问上一句, “你今天带酒了嘛?”
张汝舟: “啊?”
【李清照十八岁时和赵明诚喜结连理,那时的赵明诚年少纯真,加上本就对她倾慕有加,二人举案齐眉,琴瑟和鸣,一同致力于金石文玩的研究,婚姻生活和谐美满。】
【后来由于政治斗争,夫妻二人退居山东青州,隐居屏乡故里“归来堂”,他们穷搜金石书画,闲暇时光,二人“赌书泼茶”,夫妻还一起逐渐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隐居的生活虽比不上京城的富足,但二人一起度过了十几年惬意的时光。】
张汝舟恨不得仙人能马上闭嘴,眼瞅着自己就快得手了,仙人这样一说,可不就勾起了她对前夫的思念了。
果不其然,李清照微抬的脖颈就没放松过,微红的眼眶宣泄着自己的思念。
明诚与我灵魂契合,他敬我尊我,我们之间人格平等,与他人带着男尊女卑束缚的婚姻不同,实在是再难遇到这样的人了。
见此情状,张汝舟暗自叫骂,但手上还是递了一方手帕过去。
【可是,小家的幸福终究还是毁于一个大家的灾难。靖康之变后,国将不国,民不聊生,乱世中赵明诚病故。这也使得李清照一病不起,凄凉孤苦。在她无依无靠的窘境之际,一个人出现了,对她嘘寒问暖,给予她极致关心。这个人,就是张汝舟。】
李清照明显怔了一下,难道自己运气那么好,还能遇到一个好男人不成?
张汝舟搓着兴奋的小手手,仙人之前都夸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现在也该夸夸我了吧。
被仙人夸了,不知道能不能写进政绩簿里,反正皇上是肯定能看见的,看来如今这个位置又能坐升几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