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方恒之危(第2 / 5页)
这是他所不了解的,丰京世家联姻并不是单纯的谈婚论嫁,而是两个世家的联手,甚至是合作,为表诚意才给小辈牵线联姻,只为关系坚固不散。
“跟朱志退了亲,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小辈。”赵元瞪大眼睛,捅了捅朱思桓,“朱兄,你也有机会哦。”
这本是句调侃,其他人会心笑过便罢。
朱思桓却勉强勾起嘴角,嘶声道,“不会的,陶家的要求至少是个举人。”
朱家子嗣众多,小辈却多是秀才或童生,没有一个举人老爷,否则陶家也不会选中而立之年的朱志。
但最让人侧目的,还是说出这句话的朱思桓。
稍作揣测以后,许默心底翻起轩然波浪。
十月,北疆。
和姜笙猜想的一样,这个地方果然又苦又冷。
明明在安水郡还能穿薄衫的季节,北疆却要早早地套上厚衣,备上夹袄。
也是这个时节,游牧民族缺吃少穿,为了生存选择冲进边疆的村子,掠夺村民食物,糟践无辜女子。
方恒作为第三大队第五小队的第十支队队长,经常带着队伍里的人在边疆线上骑马游荡,守护百姓的同时,震慑游牧民族。
他负责保护的这片区域叫“来古村”,里头有十几个七八岁的孩子,经常骑着扫帚跟在他们身后,美名其曰“巡查”。
方恒并不讨厌这群孩子,尤其是其中一个梳着小辫的姑娘,像极了他的妹妹姜笙,以至于吃饭时他总要留个饼子,在无人时塞给小姑娘。
今天第五小队吃羊肉,方恒特意留出拳头大小的肉块,拿油纸包裹着揣在怀里,骑马溜达到来古村时,十几个孩子又骑着扫帚冲出来。
“阿加。”梳着小辫的姑娘亲切地唤他,“你们又来啦。”
边疆也有游牧民族,说的并不都是中原官话。
好在方恒呆久了也能听得懂,笑着摆了摆手。
这是他们之间的暗语,每次他摆手,就代表要有好吃的了。
小辫姑娘高兴地脱离队伍,等在角落里,不多时,方恒走过来,把肉块交给她,又摸了摸她的头。
仿佛隔着时空,摸在了妹妹姜笙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