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为前程提前铺路攒口碑(第2 / 4页)
她昨天傍晚去供销社买了不少铅笔和本子,挎包里放一部分,空间里放一部分备用,所以今天的奖品准备得还算充裕,基本都发完了。
中午放学时,她让徐钧先回知青院,自己又去供销社代销点预订一批作业本和铅笔。
两百本作业本和两百支铅笔。
总额16元。
这些文具不需要凭票证购买。
不过,沈之微一次性买这么作业本和铅笔,让营业员惊讶不已。
“沈老师,你昨天买了五十多本作业本,怎么今天又买这么多啊,我们都没备这么多货呢,现在又是在放暑假,估计乡供销社也不一定有这么多现货,可能要向县供销社调货,两天后才能送到,可以等吗?”
沈之微淡淡道,“没事,我两天后再过来拿吧,你先帮我预订,这些是作为以后给孩子认真学习的奖品,并不急用。”
营业员暗暗吃惊:她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教书贴钱的老师,这沈老师真是太有奉献精神了。
“沈老师,你这样大方地给孩子们发奖品,以后他们家里都不用再买文具了,你这样的好老师可太少见了。”
营业员边在订货单上边做记录边夸赞。
沈之微笑着说,“我这也是为了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嘛。”她又随口补了一句,“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们是每个家庭未来的希望,等他们有出息了,将来我们田岭村就会不一样了。”
这话说得很大气漂亮。
营业员由衷地奉承赞美沈之微,“是呀,沈老师是文化人,说话就是有水平,想得也深远,你能留在我们田岭村当老师真是我们的福气啊。”
一旁在买日用品的村妇女们听到沈之微这番高尚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直对她竖起大拇指,“沈老师,你真是个好人啊!”
这个年代,没文化的村民对别人最高的赞赏评价——好人!
她们不但当面夸沈之微,回家后还立刻向家人说了在供销社代销点的见闻。
孩子们放学回来也向父母讲了沈老师在课堂上发奖品奖激励大家努力学习的方案。
因此,田岭村的男女老少村民们心里对沈之微更生了几分敬意,瞬时,她的形象高大了许多,在众人心中如被镀了层金光般闪耀起来,圣洁美丽。
后来,村妇农夫们对她的赞誉又口口相传,一村传十村,没多久,整个南县都知道田岭村有这样一位乐于奉献的知青女教师,而且还有起死回生的精湛医术。
这为沈之微后来步上青云路提前铺好了口碑。什么金杯、银杯都不如群众的口碑,特别是在这个年代,工人、农民的话语权很被重视。
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