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第4 / 6页)
赵高,我谢谢你。
不过,他自己也兴奋起来了。
按照神迹上玄女所言,真有神仙的话,往后,他日后定要好好利于始皇外派他时的东西。
那童男童女,金银珠宝,不知可否得神仙青睐。
听完赵高的话,始皇久久不言,眉宇间的怒气稍微平息了一点。
“赵卿其言,甚得朕心。”
赵高嘴角上扬:“陛下谬赞!”
“长生之事,朕自会询国师之意。”良久,始皇道,“召扶苏来此,朕要与他同观神迹。”
他心中还是放不下大秦早亡之事,若大秦真走向覆灭那一步,表示他的长生根本没有实现。
甚至,他接班人也没能接管好他的王朝。
扶苏崇尚儒学,受此熏陶,养出了一副瞻前顾后,满口仁义道德的儒雅之样。
人人称他作公子,喜与他接触,爱他温和良善。
可是,在始皇帝眼中,这模样成何体统。
帝王本该运筹帷幄,纵横驰骋,唯我独尊。
扶苏他……完全相反,这温顺姿态哪是个未来帝王的样子?
如今玄女之言,使得他更看不惯温文尔雅的扶苏了,他要扶苏来,睁大眼睛,好好看看这后世之事![1]
大唐:
知道自己没有赐法号,取经文牒,通行宝印,紫金钵盂的李世民,眼神颇耐人寻味。
这天幕所展现的根本就是杜撰的。
贞观之治,民风开放,其中不乏胆大之人杜撰故事,民间话本传播甚广。
只是他没想到,这些人大胆到编纂他的故事了。
他是个开明的帝王,这些鸡皮蒜末之事,不值得他操心,他看向袁天罡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