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第4 / 5页)
也是因为这场战争,为了避免再度因必需品过分依赖进口而被其他国家做手脚,后续他们还发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以平衡主要作物的年产量。
当然了,游牧为生的戎庭牧民肯定是和大豆种植没什么关系的,但陆执安所参考的实际上也就是贸易战的思路。
首先,如果能过上平安稳定的日子,谁会想要在战场上搏命?那可是一不小心就回不来的啊!
而草原盛产什么?
牛羊。
如果中原地区每年大量采购草原生产的牛羊,那么牧民们手中就有了收入,自然也就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来换取过冬所需要的衣物和食物。
不用刀口舔血就能吃饱穿暖安稳过冬,对于草原牧民来说自然是一件极好的事情,而有了贸易的桥梁,他们自然也就不敢轻易动兵刃。
“可,牛羊买来做什么呢?”这也是赵家梁疑惑的一个点。
“牛羊的用处多了去了。”
陆执安脑海中藏着的关于牛羊的去向有好多种,率先跳出来的就是火锅涮肥牛肥羊,他晃了晃脑袋,将思路拐回到正道上。
“牛可以辅助耕地,年老了可以吃肉,剥下来的皮可以做成靴子保暖;羊毛在进行处理之后可以做成一种保暖效果极好的线,织成保暖的衣服,可以帮助人们御寒,而且羊毛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收割一波,就跟割韭菜一样。”
“一开始的时候,商业信任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我们可以先从羊开始,就买他们的羊毛,这个东西在草原上就是废品,价格便宜的很。”
“而草原冬季寒冷,急需御寒衣物,买来的羊毛我们处理好之后制成衣服,再高价卖给他们。”
“再加上他们还需要买过冬的食物,这么一倒手,实际上买羊毛用的钱还是回到了我们自己手里。”
“而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在确认羊毛贸易可行之后,他们就会开始增加牧羊数量,但是草原就那么大,能吃的牧草也就那些,羊吃的多了,养得起的牛和马自然也就少了。”
后面的话不需要陆执安细说,陆老爹首先就留意到了马的事情。
戎庭每年秋收后的劫掠为什么总是抓不到人,依赖的不就是他们的骑兵吗?
因为草原的天时地利,戎庭骑兵数量向来不少,可以称得上是他们的主力部队。
马少了,主力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联想到这里,陆远平已经有点感受到这看似不起眼的交易活动将会给草原带来多少影响了。
“还不止哦~”陆执安看着两人陷入沉思中的表情,又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