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第3 / 3页)
严格来讲,他举例的这个部分在前世已经属于是经济学的范畴,而经济学,在恒朝根本就没有这个类目。
陆执安看着沉默不语的几人,笑了笑。
“百姓的一生总归离不开那几个方面,衣食住行,他们的要求很低,能保障了衣食住的最低标准就能够活下去。”
“请蔺师告诉我,您所说的四书五经,是能提高粮食产量,还是能造出更保暖、便宜、结实的布料,又或者是可以给百姓们建造出遮风避雨又温暖的住所?”
“它们是能造出更加锋利的兵刃、让大恒的军队在大地上所向披靡?还是能让朝中所有的官员两袖清风一心为民?”
陆执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这个时代的土著,他见识过一个更加强大、繁华的国家,也见识过什么叫真正的盛世。
在治国这个问题上,无论是重文还是重武都不靠谱,更何况这个世界的“文”,尚且没有发展出前世那样繁华多样的学科。
他想要补足这些,虽然他所知也不算多。
但多几条腿一起走路总比单腿蹦跶要稳当太多太多。
陆执安一连串的问题和举例把蔺晖文噎得说不出话来。
他自己就是实干型的官员,心中自然是有许许多多抱负的,从政以来也做过不少的实事,否则也不会被陆老爹看重,放进太师的选择队列中去。
也正因此,他最清楚陆执安举出的这些例子,和四书五经之间的关系有多么薄弱。
只是……
“殿下,朝中官员所学皆是四书五经,若是殿下不学,那……”以君臣之间的关系,倒不用说是没有话题,但臣子们举例提到四书五经的时候太子听不懂,这未免也太尴尬了些。
陆执安微微一笑。
“蔺师的担忧我也知晓,所以我并不是想要将四书五经的学习从我的规划中剔除,而是要减少时间。”
“如果把大恒比作是一条船,那么作为船长的我总该知道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落潮,什么条件下风大,什么位置有暗礁。”
“我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去妆点自己,但我必须要知道,如果有地方遇灾了,应该怎么救,谁有这个本事救;如果有敌人打来了,应该派谁对阵,谁能克住对方。”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