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搞事(第3 / 4页)
陆执安开始在东宫里折腾,也是在孟梓华告诉他东宫已经安全之后。
在这期间,东宫里的宫人调来换走的,变了一大半。
既然孟梓华说了安全,那么就是安全的。
这一点上,陆执安还是很相信他这位能护着亲爹从禁军之中杀出的亲娘的。
不过,他说是在折腾,但也不是像寻常小孩一样瞎胡闹,只知道玩乐。
他是在自己的院子里改造东西。
这件事的开始主要还是因为当初在入宫之前,陆执安的一个念头——
他不用考科举了,那么以后的主要精力要用到什么上面呢?
这个答案其实不需要找,就直接摆在他的面前——百姓。
改善百姓的生活。
他是真真正正做过百姓的人,也知道当下这个社会的百姓过得有多苦。
陆老爹是村里的教书先生,一家人即使不下地务农也能过得不错,但是陆执安满村跑的时候可是亲眼看到过的。
村里的麦田并不如他曾经在前世随意路过的一处农田丰满,麦穗挂在麦秆上,都压不弯它的腰,产量明显是要低很多。
想要改良粮种,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出来的成果,当年袁老带着那么多研究生博士生,也研究了许多年才将杂交水稻培育成了那个举世闻名的模样。
他现在一没人手二没时间的,自然也不能将希望仅仅寄托在这一个途径上。
无法改良单位面积中的产量,那就只能帮助大家扩大生产规模。
只要家家户户种的田足够多,在没有遇到灾害的情况下,总是能混个温饱的。
但这个时候的人力再不值钱,能力也是有限的,家里的田亩就算是翻上一倍,他们累死累活也耕不完啊!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落在了改进农耕工具上。
好的农耕工具可以帮助农民省时省力,这样一来,空下来的时间和力气,自然能给他们扩大生产的底气。
陆执安虽说只是个历史系的研究生,但毕竟熟知前世数千年的世界史,对于一些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像是这种划时代一样的工具,在教材上也有过示范图。
陆执安按照回忆,将示范图画了下来,然后命人找来了将作监负责管辖农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