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给刘娥直播靖康之变(第2 / 3页)
而如今,她想知道的,是自己的“身后事”。
陈曦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帮着刘娥改变历史,自然不会吝惜这点素材,立刻将早就准备好的视频发送到她的镜中。
【章献明肃皇太后刘娥,从一介孤女,到大宋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太后,是一个传奇色彩浓重的历史人物。】
【《宋史》有云: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刘太后出身贫苦,故而能体恤民间疾苦,主政期间废止天书运动,兴修水利,办学纳谏,结束党争,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注1)】
【然而,她以宫人李氏之子当做自己的儿子养大,使赵祯母子至死不能相认,结果在她因病去世后,一直装疯称病不上朝的八王爷赵元俨告诉仁宗赵祯:“你并非刘太后亲生,你的生母李宸妃死的不明不白,怕是为人所害。”】
【虽然赵祯后来开棺求证,发现自己的生母李妃被厚礼下葬,面色如生,才知道当初李妃不过是刘太后宫中的一个宫女,偶然得到先帝宠幸,生下一子,当时刘太后并不是皇后,却是真宗最宠幸的贵妃。她也是得到真宗允许,才将这个儿子收养在自己名下。】
【在古代后宫中,宫女所生皇子被认养在一宫之主的名下并非少数,若非如此,赵祯也未必能够安然长大成为皇帝。】
【但因为刘太后生前临朝称制,不符合当时士大夫所尊崇的礼教,故而在仁宗认母之事后,尽管连仁宗自己都下旨不许百官和民间妄议刘太后临朝往事,可民间依然演绎不断,形成了《狸猫换太子》的传奇故事,将她丑化抹黑成因妒夺子害人的奸妃。】
“啪!”刘娥手中的木梳被重重拍在了妆台上,秀美温雅的眉眼间,难得浮现出一股戾气。
“李氏本我宫中之人,代吾侍寝,所出之子归于吾名下,此事先帝、杨妃、宗室令皆知,吾从未隐瞒,当初李氏病故,吾不告诉皇儿,也是不想伤及母子之情,却没想到……”
她的神色一黯,苦笑道:“吾幼年孤苦,劳作伤身,终未能生育子女,唯有此子养于膝下,十几年母子之情,本以为……吾不似武后有子女可继承大统,便是称帝,百年之后,亦要还政与官家,如此妄担十余载虚名,引朝臣争议不休,虚耗精力,反而耽误正事,岂不是吾之过?”
她从得知自己被身后抹黑,便不愿再以太后的“哀家”自称,便是以吾自诩,却依然难免心中凄凉。
“主播既然知晓大宋之后千百年历史,又对吾寄予厚望,不知可有良策相授?”
陈曦笑眯眯地说道:“其实,太后有所不知,赵祯也无后而终,最后由皇后从宗室过继了个儿子继位。”
刘娥一怔:“啊?!”
陈曦继续扔下一个雷:“不光是赵祯没儿子继位,他养子的孙子哲宗也没儿子继位,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就是断送了北宋半壁河山的宋徽宗赵佶,最后赵佶的儿子在杭州称帝,被称为南宋,他不没儿子继位,连侄子和兄弟们都被金人杀的杀囚的囚,不得不将皇位传回了太/祖一脉……”
“你看,不是每个皇帝都有亲儿子继位,这继承人是不是亲生的,重要吗?”
“更何况,皇太后和女帝之间,可不止是一个名份的差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