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 > 【纪实诗】杜甫春望

【纪实诗】杜甫春望(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同一时间,诸天万朝也都听到了月兮所言。

有人面无表情,有人满脸嫌弃,但也有人大发雷霆——

一直被李隆基视为偶像的唐太宗李世民不顾形象地撸起袖子,愤而挥拳。

刚才听到天幕点名唐玄宗,他就有了不详的预感,在魏征的注视中,他一直强忍怒气保持端庄。直到此刻,他终于忍不住爆发了:“荒谬!实在荒谬!烂透了,全都烂透了!”

或许是这一连串的“昏君”“妖妃”“奸臣”也震撼了魏征,李世民在他面前不顾形象地破口大骂,魏征却毫无劝谏的意思,甚至内心还颇为赞同。

「康熙二十七年」

庙堂之上,康熙怒火中烧,文武官员在他面前跪了一地。

刚刚罢免了数位大学士的他心情极差,但随着天幕对玄宗不断犀利批评,他的心情突然诡异地开始好转,果然有对比就有幸福,这么一看,自家朝堂可比玄宗好上不少。

当然,李隆基对诸天万朝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他猛得将拳头砸在木桌上,激起一阵瓜果瓷盘相撞的声响。水幕一连点出身边数人姓名,这让他再也无法欺骗自己。

“圣人息怒!”

“圣人息怒!”

李隆基环视四周,最后将阴沉的眼神定格在安禄山身上:“把安禄山捆起来,其余侍从婢子皆退出亭外三丈。”

下人们哪敢听这些贵人们的辛秘,如今能退到远处自然是求之不得,几秒内,亭子里就只剩下了李隆基、杨贵妃、杜甫、高力士还有那地上被捆得结结实实的安禄山。

李林甫和杨国忠来得很快。

杨国忠一路小跑,远远看这亭中气氛不对,二话不说直接下跪。精明若李林甫自然也没错过众人噤若寒蝉的表情,只是他年近古稀,一把老骨头脆得要命,下跪速度自然不如杨国忠。

看着李林甫颤颤巍巍地艰难屈膝,李隆基终究于心不忍,挥了挥手:“给李相公……还有京兆尹赐座。”

“圣人,我……”杜甫犹豫再三,向前试探迈步。

“你留下。”李隆基看穿了杜甫的想法,却不肯放人:“高力士,给杜子美一并赐座。”

杜甫只好依言坐下。

【传统史家一般将安史之乱的成因归于玄宗沉溺声色,不理政事,把国家大政委诸宰相李林甫与杨国忠所致。今天是纪实诗专题,纪实诗最重要特征就是以时事入诗,那我们就结和杜甫的经历和诗作来谈谈这几位干的好事。】

【先从“肉腰刀”李林甫开始。】

众人纷纷望向杜甫,其中尤以李林甫的目光最为阴狠深沉。杜甫心里暗叹一声,却挺直了脊背没有说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