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建鱼塘(第3 / 5页)
也不怪她震惊,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靠种地为生,口粮地就跟命一样重要,哪能不好好种粮食,拿来建鱼塘呢,万一赔了的话,连口粮都没了。
除了震惊,她也不是很理解。
宋屿川是大学生,上的还是京市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了国营单位,端上了人人都羡慕的铁饭碗。
每个月的工资挺高,还有各种补贴,林知瑜要是会过的话,日子过得滋润不说,还能存下不少钱。
她不理解,条件都这样好了,林知瑜放着舒坦的好日子不过,去倒腾啥鱼塘,咋滴,钱多的没地方花去了?
和李婶子相比,李光明淡定多了。
他在林建军家里喝酒那天,已经见识过了林知瑜的本事,这是个挺有想法的姑娘。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倒也不复杂,你虽然不种地了,但因为占的是口粮地,所以交公粮的时候,你得交份钱,还有就是不能影响到周围其他的村民种庄稼。”
李光明将手里的高粱酒桶放到桌子上,在凳子上坐下来。
他仔细想了想,才道:“当初屿川跟他妈妈来村里避难,村里家家困难,没有多余的地匀给他们,他们母子二人只能去拾掇没人要的荒地。
那地位置偏,靠近易水河,土壤中沙石多,而且有高有低并不平整。
他们母子二人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将那地拾掇成可以耕种的口粮地,虽然粮食产量不高,但这些年也都是靠着这地里产的口粮活过来的。
你都拿来建鱼塘?”
他并不是反对林知瑜拿口粮地建鱼塘,而是作为一个长辈跟村长,提醒她一下,这口粮地来的不易,希望她想好了再下决定。
林知瑜听到宋屿川以前过得如此艰难,心脏像是被人重重锤了一拳,有些闷闷的。
这些,宋屿川从未跟她提起过。
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早早地背负起生活的重担,他日复一日拾掇这片地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
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肯定又难过又绝望吧。
气氛顿时有些沉默。
李宝珠连汤都不喝了,看看李光明,又看看林知瑜,想要开口调节一下气氛,却又不知道该说些啥。
林知瑜缓了缓情绪,才说道:“李叔,这事儿我同屿川商量好了,口粮地都拿来建鱼塘。
当初屿川用十年的时间把荒地变成耕地,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改变贫穷的处境。
事实证明,他做的是对的,他靠着这些地,上了大学,进了国营单位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