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第2 / 4页)
沈瑶乘势问,“那我适合学什么样的字帖?”
谢钦手轻轻按着太阳穴的位置,沉吟道,“我来找找。”转身在身后两排书架翻寻,这是成婚前黎嬷嬷得谢钦吩咐搬来的书册,谢钦估量着沈瑶能读那些书,大多给她选了入门的儒学经典古籍字帖之类,嬷嬷按照他当初列的书目所摆,谢钦很快寻到想要的拓片。
这是前朝一极为有名的小楷大师的书帖。
结构工整,风格清淡,适合女子。
“你照着这幅字帖习练,不消半月必有成果。”
姑娘这辈子得到的鼓励太少,听了他的话,也鼓起勇气正色道,
“好,待我回头练好给你瞧。”
接下来几日沈瑶练字嫁接两不误,此前她给那圃李子树和桃树做了嫁接,将一株李子树切下一枝,于切口处削开一道口子,再将半枝桃树削成切口的形状插进去,用缚带束好,另外一株,则在极小的梨树苗下切下整整一枝,再将带芽的小桃枝绑上去。
几日后过去瞧,那嫁接的芽颜色还嫩着,有活的迹象。
四月二十日,是府上二奶奶周氏小寿,大家伙要给她祝寿,周氏推脱不受,
“家里这么多长辈,哪里轮到我来做寿?各位嫂嫂弟妹若给脸面,夜里来我院子里吃一杯酒,我定好生款待。”
妯娌们不论私下有何计较,平日面子上都是顾得住的,争相附和道,“成。”
膳后二夫人伺候老太太午歇,提到今日是周氏二十六岁寿辰,
老太太感慨道,“浩哥儿媳妇平日操劳,府上大大小小的事都管着,实在是受累,一年一度的生辰,无论如何不能怠慢了她,来人,取一百两银子来,交给厨房,就说今夜在荷风轩摆宴,大家伙都去给她祝寿。”
老太太发了话,底下人便如陀螺般转开,仆妇们簇拥着周氏,将人按在荷风轩的长案,一会儿几位奶奶太太闻讯赶来,大家在荷风轩玩牌。
荷风轩临水,风清气爽,景色宜人。
不一会周家的舅娘带着女儿儿子来拜访,轩上便摆了三桌,丫头仆妇里三层外三层伺候着,排场极大,周氏一副惶恐模样,
“得了,得了,我不打了,你们玩,我先去将老祖宗请来,让她老人家来凑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