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谋献策(第1 / 2页)
第四十二章 出谋献策
噬魂丹!阿禹古说出的这三个字把沈慕瑶一下子震住了。她少时大约听她师傅讲起过南昱的一些秘术,什么噬魂丹,人皮灯笼,万蛊蚀心丸之类的东西,沈慕瑶都是当作鬼故事来听,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这些阴邪之物打照面。
这些秘术里面,要数噬魂丹的故事较为温情。相传南昱古时有一对精通毒术的夫妻伉俪情深。妻子诞下孩子后不久,孩子便夭折了。丈夫为了让妻子忘记悲痛,研制出了噬魂丹。此丹原为镇静安神使人忘忧的药物,对于近期发生之事,用少量可以抹去记忆,对人体伤害也不大,顶多伴随一些健忘之类的副作用。但如果想要抹去他人十分深刻的记忆,或者很多年前的记忆,便需要长期大量服用噬魂丹,其副作用无异于叫人慢慢失魂,最终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沈慕瑶想着,不禁打了个寒战。是谁对太子下的噬魂丹?这是想控制他还是想让他忘记什么要紧的事情?阿禹古见沈慕瑶一直在沉思之中,知她晓得噬魂丹为何物,便未再多言。两人出了后院,见来为景王恭贺生辰的人越来越多,阿禹古便离了沈慕瑶去寻罕域王一同赴宴。沈慕瑶也收起了一脸沉思,换作了一副笑脸,与前来攀谈的官员寒暄。
沈慕瑶在王府里走着,正巧碰见万宁公主、江启文和徐倚坤坐在王府花园的一处凉亭中闲聊。沈弘霁回京的这段日子,万宁公主以探望裕桢公主为由去了数趟国公府,都未得见沈少将军,今日的脸色当不太好。江启文却显出十分热络的样子。他是大公主安容公主的第三任驸马,在宫中谋了个闲职。这大驸马家世一般,但是生得细皮嫩肉,面容秀美,比大公主小了快十岁,瞅着一副面首的样子。而徐倚坤呢,是太子妃徐梦媛的堂弟,丞相徐殷茂的侄子。徐殷茂一直不喜景王,嫌恶景王心术不正。当初徐梦媛与景王暗生情愫,便是徐公生生拆散。今日景王生辰徐公自己告病不来不说还不准自己的儿子们来,就差了个侄子过来。可惜自己的闺女倒是热情,太子妃带了一对儿女在景王府待了一整日,景王陪在一侧,甚是开怀。景王妃倒是除了宴席上露了个面便不见踪影。
沈慕瑶有些无聊,便也加入到这勋贵子弟的闲聊之中。虽然这些人说话都跟猜哑迷似的,有话从来不直言,不过听话听音,沈慕瑶大约能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刚刚过去的大朝会,罢黜了一批官员又提拔了一批,当下朝中的局势是不可回避的热门话题。看来在众人心目中,这次朝中的布局,淯王是赢得了头彩。淯王母族无甚权势,但这弱势也能转化为优势,那便是历史包袱小,可以轻装上阵。此次大朝会,淯王安排的都是这几年他刻意结交的青年才俊,大多数皆为小官小吏的子弟,最有背景的不过是叶修年的儿子叶咏音,被提拔为了闽州府丞。所以,经淯王提拔的一干官员无遗不对其感恩戴德。而淯王虽然在朝中布下了不少势力范围,却一副韬光养晦的样子,日日伺候于圣上榻前,在宫中赢得了成帝的信任和偏爱,在朝野博得了孝悌恭良又任人唯贤的美誉,可谓是一举逆风翻盘。
而景王,作为太子的代言人,无遗是皇子中势力最胜者。景王的生母郑贵妃是先皇后的表妹,皆出自莫氏家族。莫家出了不少文武官员,更有莫家军撑腰。莫家子弟仰仗着朝中有人,手握兵权,不少都习惯了拜高踩低,仗势欺人。此次大朝会,景王也是出于无奈,安排了不少莫家人,这些人远远不如淯王安排的官员干净又称职,迟早是个隐患。景王如此任人唯亲,自然也引起朝中不少非议,很多官员敢怒不敢言。而太子与景王一脉内部也没有那么团结。一些官员支持太子却并不支持景王,这些官员以丞相徐殷茂为首,还不在少数。景王如今的得势多少有点外强中干。
沈慕瑶大约明白岑大人送景王三叉戟的含义。沈慕瑶了解岑沐风,他虽然也是一个有志青年,但还有几分傲骨,不愿意攀附权势,拾人牙慧。今日他如此献礼不过是想扶持景王压制淯王。不然岑大人好不容易快要讨来的媳妇很可能要鸡飞蛋打。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识人慧眼。景王有那么多扯后腿的七大姑八大姨,能不能重用岑沐风都不好说。当初在襄城滟江边的宅子里淯王设了棋局倒是想试探岑沐风是否为当年解了燕州十局之人才,若不是沈慕瑶的关系,岑沐风当是淯王招揽的对象,且定会重用。可如今,二人已是水火不容,相互扶持绝无可能。
晚宴结束,沈慕瑶坐上了沈公的马车,同爹爹一同回府。马车上父女二人闲聊起来。
“爹爹,若是太子殿下的身子久不见好,景王可会取而代之?”
“早有此心了吧。”
“看来淯王和景王他二人有得一战了。”
“他二人的战斗估计还早。秦墨惜这次不过在朝中安插了一些年轻人,都不是手握大权的要职,景王一向自大,不会把现在的淯王放在眼里。”
“那他二人接下来当有何举动?”
“景王刚摄政,会颁行几项仁政,博个好名声,至于能不能坚持执行下去却不是他所关心的。接下来,呵呵……”沈公幸灾乐祸地笑道,“攘外必先安内,他当会先从太子一脉中不愿归顺于他的权臣着手。”
“那徐相不是要遭殃了?景王不会念在与徐府千金当年的情面上手下留情?”
“今日见太子妃与景王的关系甚为密切,景王初揽大权,竟已经嚣张到都不想避嫌了。当年徐公硬生生拆散了他二人,只怕景王对其早已记恨于心。只是太子妃在,景王也不至于要动徐氏一族的性命。估计会剪其羽翼,逼其就犯。可是官场斗争,最忌讳不能一击制胜还得想法给敌人留个活口。以徐公的实力,但凡有喘息的机会,定然叫景王好看。”
“所以,可能还不到景王来收拾墨惜,徐公这一关,景王便不好过了。”
“那也不见得。如果景王真的不顾及情面,要致对方于死地,徐公也不好办。”
“爹爹,您说墨惜虽然是阴险了点,可毕竟皇室争斗,不使点阴谋诡计也难得胜出。看他如今任人为贤,知人善用,今后有没有可能能做一个好皇帝?”
“要做一个好皇帝确是不需要他至纯至善,没有一个皇帝能靠善良和无邪统治好天下。只是要做好皇帝,需能忘我,得胸中有天下,眼中有百姓,心中有大爱。而秦墨惜步步筹谋,我看到他在意的只有自己,一个自私自利之人,当百姓的利益与自己的欲望冲突之时,他永远不会先天下而后己,这样的人怎能做好皇帝?恭良的形象装得了一时,却很难伪装一世。”
“爹爹怎么看出来的?”
“他在襄城留下的那些火药便可看出来。若不是岑沐风化解了这个危局,多少百姓要遭殃!”
“爹爹您都知道了?”
沈时耘摸了摸沈慕瑶的脑袋:“知道了,只是知道得晚了点。儿大不由爹了。我的瑶儿也想出门闯荡了。只是下次,莫要置身险境,让老父亲忧心了。”
沈慕瑶靠在沈公肩上,挽着沈公的手臂乖巧地答道:“知道了,好爹爹,瑶儿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
果然不出沈公所料。景王正式摄政后几日,便颁布了几项仁政。其一便为鼓励开荒。近年来,东原一国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危害国本。东原大片平整的肥沃良田都囤积在贵族和地主手中,这些人一方面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租金。一方面在春耕需要投入钱财时又借款给农民谋取高利。农民往往被盘剥所剩无几,贫苦度日,哪有钱财和精力去开荒?而在南方丘林地带仍有大量山林荒地没有开垦。民以食为天,要想储粮充足,只有鼓励开荒。景王颁令,春耕开荒者,可向官府获取免息借款,并在秋收时以粮食还款。这样一来鼓励了农民垦荒,二来免去了官府收购粮食的中间商差价,可以更低成本的收购军粮,囤积库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