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在年代文吃瓜(二十七)(第2 / 7页)
于是,吕新华开始去找孟瑶,告诉她——
“这不是你的错!难道就因为披了父亲的外衣,那人就能肆无忌惮?”
“做儿女的,也是独立的个体,不是谁的附属品。”
“……孟瑶,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传统糟粕思想的毒害。”
其实,吕新华想说,孟瑶还是太急切了。
或者说,他认识孟瑶太晚了。
如果他早些认识孟瑶,他一定会劝孟瑶再等等。
在当下,子女状告父母,是骇人听闻、令人不齿的新闻。
可过个几年,简直不要太普遍。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吕新华除了感叹几声,也不好太纠结。
他只能拼命劝解孟瑶。
甚至说出了后世网络上最流行的话,“嘿嘿,你呀,就是背负的心理负担太重。”
“你太讲道德了,所以才会被人绑架。”
“孟瑶,记着,只要咱没有道德,任何人都绑架不了我。”
就像在那个充满极品的大杂院,什么一大爷、什么二大爷,都不过是些多管闲事的糟老头儿。
哼,邻居们出了事、闹了矛盾,他们就跳出来主持公道。
劝说的时候,话术都是固定的老一套,动不动就拿“都是一个院子里的邻居”说事儿。
邻居怎么了?
在一个院子里住着,我就要无条件的帮助别人?
做好事,那也要我乐意!
我如果不乐意,任谁也不能对我进行道德绑架。
吕新华或许自己都没有察觉,他已经走向了一个极端,身上不由自主就带着一股戾气。
这,或许并不应该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