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积极备战(第2 / 4页)
几人站在城楼上,闲聊了一会,冯怡问孙玉,“孙大人要不要同阿宣一起去铸造新兵器?”
“要,一天闲着十分无聊,为备战做点事,那样也好。”孙玉笑着点头。
京城的所有人都知道,如今在积极筹备战事。过了三月,便是大军开拔去打辽国之时。
春暖花开后,大军远征才会少受损,少生病。
王宣从冯怡满月后,就开始带着人铸造各种的新兵器和铠甲。
京城内的皇家铸器局,从早到晚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兵器,都给了京城内的普通铁匠铺子在打制。
皇家织造局,也在日夜不停地为将士赶制内衣和鞋袜。
冯怡的兄长,用大船从西域低价买了很多的皮货回来。
有一些皮货还是用冯怡茶山的茶叶换来的。
这些皮货用来给大军制作靴子和帐篷,皮货做成的东西,防水、防风、防寒。
还有太医院里的太医们,在赶制治受伤、伤风、腹泻等伤病的药材、药丸……
冯怡下令,“多制干粮,像西域的馕饼和风干牛肉,又能放,又抗饿。”
所有的开销,除了各地交上来的契税和粮食、各地商人和京城商户们捐的银子之外,冯怡自己拿了几百万两银子出来。
夷州那边的粮草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京城,胡知府将一年的契税全交了。
负责收支税银的王开因病没当差,刘丞相令官员做好每一笔帐目,务必将每一个铜板都用在大军上。
兴朝在冯怡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做着,出征前的各种准备。
兴朝的这些备战举动,早被辽国人刺探到了。
加上兴朝皇上的灵柩一直没有入地宫,任谁也知道,这是在等报了大仇,才办大丧。
大辽肖太后得了这个消息,借着讨论对策,招摄政亲王耶鲁褐入后宫,两人进屋后,将奴仆遣走,反手将门关上。
为保证消息不被人听见,两人上了床榻秘密商议,干柴遇烈火,一对中年男女激情燃烧了一场,才搂在一起轻轻商议起了兴朝的事。
“褐郎,兴朝要带大军前来报仇,怎么是好?”肖太后忧心忡忡地问。
“他们这是送狼入虎口,怕什么?”耶鲁褐袒露出胸口上的熊毛,大咧咧道,“我会招契丹哈乌前来相助,他本是同我们一脉相承,同宗一族。”
辽族和契丹本是一族,经过多年的发展,族人增多,亲王之间争权闹事,慢慢分成了几个部落。
辽族和兵力强大,其他的部落以辽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