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暴富从给秦始皇做历史直播开始 > 185. 平定安史之乱 第十五个直播视频:孟婆……

185. 平定安史之乱 第十五个直播视频:孟婆……(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当战场挪到范阳镇时,这场战争的输赢已然成为了定局。

此时安禄山身边能用的人只剩下他自己和他的儿子安庆绪,至于之前安禄山的得力干将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等人,那就是被杀的被杀,投降的投降,总之曾经在安禄山死后分领所部、继续分庭抗礼的四名安史旧将,就都已经先于安禄山被提前解决了。

当然安禄山在范阳起兵谋反,但是其秘密酝酿造反的地方实则为居庸关外的“蓟北”——也就是在幽州与营州一线的长城外秘密筹备兵马,而这场密谋的开始,就来源于对东突厥阿布思的构陷。

而众所周知的是,营州从唐朝初年征伐高句丽开始,就成为了安置高句丽、靺鞨、契丹、奚与突厥的民族杂烩区。(1)

李世民对此很是不满,十分不理解这些皇帝和大臣都在做什么。

“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何不去给大唐开疆拓土?这一天天就会搞党争政斗……都是李隆基这个皇帝不作为,否则大臣们又怎会只顾个人的蝇头小利,而不顾国家大义?”

大唐和东突厥的矛盾不可调和,也是因为大唐没有调查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直接就将阿布思给杀死。

天宝十一年八月,安禄山讨契丹失利,当时因

为东突厥阿布思集团占据营州,于是想要拔除肉中刺的安禄山就把处在营州前线的阿布思推到征伐契丹的刀锋上。

因为安禄山居心不良,再加上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又对安禄山十分信重。

至于信重的程度有多深,那众所周知的就是比信任太子李亨还要深。

甚至是安史之乱刚刚爆发,消息传到长安时,李隆基都直接不相信,还坚持说是传递消息的人在诬陷安禄山——当然也正因如此,才导致安禄山能一路打到长安城之外。

本来军报和战场情况传递就已经够晚了,结果李隆基还不相信,根本就不设防在,直到安禄山都要打到自家祖坟来了,才惊慌失措的调兵遣将。

真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连高力士都忍不住神情复杂。

而就是在这样被皇帝信任的情况下,安禄山直接就构陷因为朔方节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与自己同讨契丹,阿布思与自己不协,还亲率其部下叛归漠北等上奏。

这样一个奏折上去,阿布思就算是没有叛逃,也得赶紧叛逃了。

而两年后,阿布思被北庭葛逻禄部解送唐朝,从而又成为了杨国忠借以打击打击李林甫余党的牺牲品,最终被赐死。

当时在一旁看热闹的安禄山,听闻了杨国忠对自己的仇视,就赶紧借机把阿布思被杀的责任推给杨国忠,就此杨国忠既是安禄山的死敌,也成了同罗部的仇家。

安禄山这一招借刀杀人做得十分出色,因为在成功构陷阿布思后,他就心安理得的收降同罗部,同时又把同罗部失去首领的愤怒引向反唐和诛杀杨国忠。

于是,处在幽州的安路上与占领营州的阿布思余部达成了强强联盟,共同为阿布思报仇,积极反唐。

而原定历史也正如安禄山所料,同罗兵因首领阿布思被杀,与朝廷有着不可化解的矛盾,成为反唐的死硬分子。

即便是在安禄山死之后依旧效忠安庆绪,拒绝接受朝廷招降。

——这完全就是因为大唐根本没拿捏住同罗的命脉啊!

李世民在来到这里时,赶紧就派人去把杨国忠的头颅给保存下来,同时还秘密让人去给同罗部送信,其中说明安禄山阴谋的经过,并将杨国忠的头颅也一并送了过去。

当然里面必不可少的劝降诏安也是少不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