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第1 / 4页)
云水县的早市自古热闹,天才刚放亮,城门口就挤满了人,背着货物的商贩,挑着柴的壮汉,一个个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看,恨不得穿过人群,立马入城去。
姜渔几人今儿个起了个大早,为的就是在城门外少耽搁会儿,免得菜蔫巴了,买菜嘛,图的就是个新鲜。
城门外有个老大娘见他们背篓里的新鲜蔬菜,还笑着同张氏寒暄,“哟,大妹子,你家这菜几月种的,生得够早呀。”
张氏回道:“九月便种下了,那时就想着早些种下,能早些成熟,好挑来城里卖个好价钱呢。”
虽然她不知道姜渔每天往地里掺了些什么,但她猜得出来,这菜长势如此猛,多半是拖了姜渔的福。这菜秧可是不足一月便全然熟了。
姜渔会仙术,能让作物短时间长大,这可打眼得紧,断不可让外人知道了去。
大娘笑笑,眼中满是艳羡,“还是大妹子想得齐全,家家都只想着种菜过冬,我竟没想过早些种下,换些银钱。”
姜渔在一旁不语,其实九月种菜的人也不是没有,只是大多数农家为了过冬,几乎都是十月左右才种下,好储备些菜过年吃。
再者,农家就这么点地,也不可能大规模栽蔬菜,都是种点糊口自家吃,人口多,又都是壮劳力,地里的菜也只是堪堪够吃。人口少些,菜有富余的人家,才会背来城里卖掉。
后院的菜地不算小,四口人吃着过冬也足够了,姜渔这才想着背菜来卖。何况,她早就想到了蔬菜供应链这回事儿,已经把菜地拓宽了些,后来又断断续续撒了些种子,催熟。她倒是不必担忧没蔬菜过冬,也不必担心菜缺了供应。
进了城,四人欢欢喜喜地朝着西市走去。西市热闹,临边住了不少人,是个摆摊卖菜的好地方。
刚靠近便听得各式各样的叫卖声,街道上,人们擦肩接踵,各自挑选着心仪的东西,熙熙攘攘,霎是热闹。
还在林家时,英娘要喂鸡放鸭,少有机会出来游玩,现下见了城中热闹繁华的景象,什么都觉得稀奇。她蹦蹦跳跳地这里瞧两眼,那里看几下。
张氏倒是不太适应这样的热闹一般,她环顾四周,只见街上的妇人们梳妆齐整,穿着绣花长袄,拎着小竹筐闲逛。她窘迫地拽着自己的衣摆,这已经是她能选出最干净、靓丽的了,眼下,却还是显得灰扑扑的。她不敢再看街上的行人,只背着背篓往前走。
“阿娘,我们就在这儿卖,不必往前走了。”
姜渔拉住朝前走的张氏。她瞧见张氏不自然的脸色,也没多言,只接过张氏肩上的背篓,和林清辉放下的背篓摆在一处。
姜渔看着来往的行人,清清喉咙,扯开嗓子叫卖,“卖菜嘞,新鲜水灵的大白菜,清甜香脆的大萝卜。开张大酬宾,三文钱一颗,五文钱两颗。”
“三文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统统三文,全部三文,任你选任你挑。”
姜渔的吆喝,引得路人纷纷注视,一家人也盯着姜渔不转眼,吆喝他们不是没见过,姜渔这般稀奇又新颖的,倒还真是闻所未闻。
姜渔才不管别人的目光,她专心致志地吆喝着,把她在现代听过的广告语通通说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