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步履之往 > 步履之往

步履之往(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步蘅:“……”

实在觉得自己和万金油不沾边儿,步蘅强调:“祝女士,我必须声明一下。手里有刀,必要时我会自卫捅人的。没刀,牙也不是摆设,逼急了也能咬人。以及,上述每个字儿都值得你相信。”

祝青轻呵一声,这话半撇不信。

步蘅:“……”

搁祝青眼里她是纸糊的?合着这么没用?

祝青赤/条了一阵儿,随意从衣柜里掏出件开衫披着,大喇喇端着笔记本坐步蘅床边,从即时通讯软件中接收朋友发过来的修完的图片,是汉服写真的成片,拍摄于上周。

隔了一会儿,步蘅在祝青的微博页面上看到祝青码好即将发放的文案,祝青的id叫松花酿酒:

@松花酿酒:

“战鼓擂破大旗倒,血浸透长/枪;

铁甲刺穿,遥远的海棠酒流淌;

饮下遗忘,我终于走对了方向;

夜茫茫,桥那头,谁掌灯,把我照亮;

莫忘呀姑娘,七月十四接他衣冠还乡。”

文案:《海棠酒满》

出镜:松花酿酒

妆造:松花酿酒

摄影/后期:@ 山鬼丛丛

抄送: @汉服摄影 @汉服写真集 @汉服荟 @汉服写真 @古风圈网站

这条博祝青共配了九张图片。

图片上的女子着男装,玄衣束发,眉长入鬓,袖袍镶流云纹,从层层白骨间逶迤而出,身后绵密雨织,烟魂四起。

眉心一点朱砂,红似血,赤如火,衬得她亦不似人,而似鬼。

从死间生出的鬼。

“莫忘呀姑娘,七月十四接他衣冠还乡”。

步蘅重读了下祝青微博文案里的这一句话。

七月十四,在鬼节接人衣冠还乡?

人既然殁了,轰得一下没了,这已是一出以be为结局的故事。

衣冠回乡,然后呢?英灵魂归故里,一了百了,活着的人后半生独守一座衣冠冢?

单单一个“惨”字,不足形容这场面。

步蘅突然就想起两年前封疆的入伍通知书下来的那个时节,差不多就是在鬼节。

人总会有一些抱负,纸上谈兵不足以实现,必须亲身实践。

她支持。

父亲步一聪是位理想主义者。

因为步一聪这类人的存在,步蘅能理解任何人的志向。

步一聪早年舍弃前程,扎根关中谷地,立志投身教育基业。他不止是想,且躬身力行。渐渐年轻的妻子与他道不同不愿相为谋,他失去婚姻。他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无论是对广大学生,还是对女儿步蘅。他力排众议把女儿步蘅带在身边,教她所有的为人处世,教她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并且他投身教育投得很彻底,年纪轻轻便骤然与世长辞,死在关中。留下步蘅一个人带着他“与人为善”的这则教诲,在离他生前从教的那所学校最近的尼姑庵里,跟着几位师太生活。师太们对步一聪的评价用一个词可以概括:雷锋。

是个好人,但不长寿,极为贴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