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长安无恙 > 第六十一章 冥婚

第六十一章 冥婚(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几个宫人将那位贵主扶下,那小娘子遣了众人,独自一人坐在火堆前。

月下起风,秋意微凉。

“娘子可别着了风寒。”绣娘跟在她身后递过一件披风。

她这才瞧见那娘子的面容,红妆下的眼眸如同冷月没有些许暖意,虽算不上娇艳可人,但也是一副清冷美人的模样。

这样的人定是嫁给咸阳的郡王的。

“婢子,婢子只是怕您着凉。”

“你也坐过来吧。”美人指了指身旁的位置。

绣娘疑惑,火堆边确实暖和不少。

见她仍旧看着月,便问:“娘子可是在思念长安亲友?”

张璟眼神落下,虽是冷淡却也没有敌意。

“婢子,婢子只是想到了太白诗有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张璟忽然笑了:“你喜欢白诗?”

绣娘双眸一亮:“阿娘教过几句,婢子虽不通其意,读之却心潮澎拜的。”

“如此倒是有缘。”她从怀中掏出一小册递过,“这诗集赠与你。”

绣娘仔细一瞧,正是李太白的诗,竟是亲手抄录版。

她连忙跪地谢道:“娘子厚礼,婢子不敢收。”

“太白诗豪情侠义,望你也能自在无所拘束。”

娘子起身,却似乎将那东西遗落了。

绣娘在后头点灯,本以为是什么贵重东西,却发现只是一个用久了的竹筒。

第二日,送亲的车马明显加快了,可去往的却不是咸阳最繁华之地。

而是,坐落在咸阳的——顺陵。

难怪此行送亲没有半点喜庆,她嫁的并非是郡王世家,而是一个已死之人。

“这不是建宁王的墓?”

建宁王李倓,正是昔日因危害长兄而被先帝赐死的少年,年仅二十七。

长兄即位后,追谥他为承天皇帝。

宫人们慌乱碎语,顺陵守灵的宫人已闻讯前来迎接。

李长源手有敕旨宣:“……令宁亲公主十四女张氏为恭顺皇后,赐旨与承天皇帝冥婚。”

冥婚?众人皆看向马车上的娘子,活生生的人,如何进行冥婚?

“你可想清楚了?”李长源看着她,“他定是不愿你这样的。”

张璟微微点头,却笑意轻松:“师兄可否再为我奏一曲践行?”

她走过,将怀中的东西交予李长源。

“师父所言或许是真,今生多谢师兄相护。”

李长源明知这是最后一面却泪而不语,只是席地而坐,抚琴声悲而不怨。

词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走入冰冷的墓室,自得知他死讯起,心如这冰冷已有数月。

好在,这次终于轮到他等待了。

美人推开了墓室的门,棺椁上系着红绸,台前放着两杯合欢酒。

她席地而坐:“与你大婚那日一样,只是,又不一样。”

里头的少年红布盖着,他们说惨死的人死状难看,怨气横生,死后五年更是气味难闻。

可倘若此处只有他的灵魂,那又何必惧怕呢?

“你说此生只为大唐而活,戎马一生,来世可否也能为我活一回?”她苦笑喝下了酒,戴上了那一支格桑玉簪。

酒毒穿肠过,这是李长源能找到最快的毒药。

“你不说,我便当你答应了。”

张璟扶着棺壁站起身子,嘴角却涌出鲜血来。

“可否,可否听你唤一声……”

琴声落下最后一音,李长源起身,此处山河无恙,却仍闻悲凉之意。

他声音微抖,低语只有自己听。

“十四娘,你是他永远的妻了。”

[第一卷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