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小说 >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们 > 太子承乾宿命造反 君臣父子临别释怀

太子承乾宿命造反 君臣父子临别释怀(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世民受了逆子李佑的刺激想要彻查谋反之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在李佑家搜查出的书信,皇帝这时候才知道李佑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长孙无忌道:“齐王李佑的叛党中我们抓住了一个人,名叫纥干承基,是太子东宫的一名侍卫,平时负责传递太子和齐王之间的通信,在被抓获之后为了免死于狱中上书此事,为此我们又去搜查了李佑的府邸,发现了这些密信。”

李世民慢慢的看着这些书信颤抖着手看过去,原来如此,好精妙的策略啊,这时李世民才知道了暗杀计划完全是太子和李佑自污以嫁祸魏王的阴谋,他完全不敢想象太子会参与其中,再细看日期,应该就是自己斩杀娈童称心之后的事,所以自己的儿子因为一个下贱的奴仆就想叛变自己的父皇?这就是自己的太子?皇帝不曾有过换太子的心,但这时候却没想到太子这样伤自己的心。

只是长孙无忌并没有停手,在皇帝看完太子和李佑之间的书信后又拿出一些书信,长孙无忌道:“这是一起发现的书信,只不过是齐王和魏王之间来往的书信,根据信里的记录,李佑和魏王也是早有往来,其中太子在蝗灾中临阵脱逃的事应该有魏王的阴谋参与,还有那个叫称心的娈童也是魏王在李佑的通风报信中给太子准备的。”李世民听后赶紧打开书信查看。

这时候李世民是完全震惊了,所以太子的很多所做所为其中也有李泰的引诱和阴谋?好啊,自己的这两个好儿子,一个陷害一个,一个不放过一个,可是李佑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看似是太子的狗腿子,私下却又跟魏王李泰有联系,在中间挑唆二人相争,最终留下书信证据渔翁得利?这么看来是所有人都被李佑玩弄在股掌之间啊,联合李泰陷害太子,然后联合太子嫁祸李泰,顺便还想杀了李治,这是想把自己和长孙的三个孩子一网打尽啊!还真是尽得阴氏的真传啊。

接着长孙无忌又拿出一些书信道:“这是阴德妃向李佑通风报信的信件,所以李佑在封地也会知道长安的风吹草动。”

李世民这时候心如死灰,就连看书信的力气都没有了,声音低沉的问道还有什么?

长孙无忌道:“根据纥干承基的招认,太子其实一直在私下准备谋反之事,太子曾对手下言,东宫的西墙,离皇上的殿阁只有二十步,即使想做大事,也会比李佑方便的多,但此言现在并未被证实,我并没有对太子进行调查。”

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的意思,事情是到此为止还是继续查下去是个问题,如果到此为止那李佑就是替罪羊,如果继续查下去皇上就需要面对太子的问题,所以他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了皇帝自己。

李世民道:“查,朕倒想看看这些事到底是真是假。”说实话李世民这时候还抱有一丝幻想,有没有可能这都是李佑的一家之言?还是一个阴谋?他不相信灌注了自己无数心血的太子会想杀了自己,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不配为人子了。

长孙无忌心中微微叹气,他知道李世民的不甘心,他也不甘心啊,他是太子和魏王的舅舅,他也完全不敢想象这两个人会变成这个样子,但从现在的证据来看这些事或许就是事实了,皇帝是不看到结局不死心,因为这样的打击太大了,让人没有勇气接受,现在只求太子没有作乱,这恐怕是皇帝心里唯一的光了。

这可惜这天意偏偏不随人愿,太子在知道李佑被捕之后也知道自己的秘密恐怕也会被自己的父皇知晓,这样的情形还真是应了太子之前对自己的鼓励,置之死地而后生,殊死一搏,所以太子开始联络一些对皇帝有异心的人以及想要干大事的人:李世民的弟弟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皇帝的女婿,房谋杜断杜如晦的儿子)、再就是陈国公大将军侯君集,这才是太子的底气,太子和侯君集的牵线人是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太子做好了起事的准备,但没想到会被纥干承基告发,长孙无忌的动作也更快,马上就把太子的准备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杆同党悉数被捕,太子也被幽禁在自己的东宫等待事后发落。

长孙无忌回复皇帝“太子造反的局势已经成形。”这也让李世民熄灭了心中最后的光,皇帝最后的希望没了,也就证明了皇帝的育子经彻底失败了,这么多年的付出算是白搭了,自己为了太子恢复隐太子身份的脸也是白打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皇帝拿着自己的天子剑把紫宸殿砍了个稀巴烂,皇帝这时候真的有些后悔立李承乾为太子了,或许如果是立李泰为太子,那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自己的儿子们也就不会自相残杀了,历史就不会重演了。

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祸乱时隔不到二十年再次发生,要知道这件事作为李世民多年的噩梦,他为了自己的儿子不在重蹈自己的覆辙,和长孙可谓是悉心照料这些孩子,这也是长孙临死之前的遗愿,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自相残杀,可是现在呢?或许李承乾为太子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错,自己有现在教育太子的失败也是立嫡立长的那些人的责任,想到这里李世民想到了咬着牙道:“规矩!规矩!这就是魏征说的规矩吗?这就是他一心拥护的太子吗?作为太子的老师就是把朕的儿子教育成这个样子吗?”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已经接近癫狂,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千古一帝也失去了自己的冷静思考,把太子造反的责任迁怒在已经死去的魏征身上,因为魏征即使到死也在跟皇帝说立嫡立长是规矩,现在事实证明魏征错了,皇帝当年立太子或许应该立贤,而不是为了所谓的“规矩”立长,如果立贤的话,那就是李泰为太子,这样自己会不会就不用面对儿子自相残杀的事了?其实这只是皇帝盛怒之下的自然而然的想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因为他害怕在自己儿子的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玄武门之事的影子,所以就会迁怒于魏征的“规矩”。

接着皇帝又迁怒于跟着太子一起造反的侯君集,侯君集被带到了一片狼藉的紫宸殿,他以往做皇帝心腹的时候来过无数次这里,只是现在是作为阶下囚来到这里,或许这也会是最后一次吧,侯君集心里有了淡淡的悔意。

李世民看着虽为罪臣,但自己熟悉的面孔道:“侯君集,如果朕没有记错,你年少就入我秦王府为幕府,跟着我常年征战,即使是朕的玄武门之事中也有你,就是因为朕信任与你,之后多年你又为朕平吐谷浑,兵出高昌,对抗吐蕃,朕也以国士待之,就算是后来张亮暗报你有反意朕也不曾责怪于你,结果现在你这样回报于我,侯君集,你就是这样对待朕的信任吗?”

这时候侯君集听了皇帝的肺腑之言开始痛哭流涕道:“是臣愧对于皇上啊,罪臣因为贪婪金银财物而对皇上心有不满,现在想来皇上待我以国士,罪臣却自甘堕落以仇寇报之,这是罪臣鬼迷心窍啊。”

李世民道:“你可有过后悔之意?”

侯君集道:“罪臣自从和太子殿下谋划开始就夜夜难安,噩梦不断,曾经数次想面圣请罪于皇上,此时罪臣已经悔不当初,可是这时候已经上了造反的逆船没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最终还是走错了路,罪臣罪该万死而无怨言。”

李世民道:“朕从来都不想做杀害开国忠臣的事,但你的罪责即使朕不追究,也过不去群臣那一关,可谓是天理难容,你还有什么话想说?”

侯君集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这时候已经铸成大错悔之晚矣,现在看皇帝还问自己的遗愿,知道皇帝最自己还是钟爱的,嚎啕大哭道:“臣别无他求,只求皇上赦免我的妻儿,一来为罪臣埋了这副贱躯,二来也好将来继续为皇上尽忠。”

李世民答应了这件事,就这样侯君集成了李世民诛杀的唯一一位功臣,甚至在事后有人建议将侯君集的画像踢出凌烟阁也被李世民以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侯君集现在犯错而否定了过去的功勋给拒绝了,从这一点看,这就是李世民作为一位君主的开明之处。

面对完侯君集就要面对皇帝最不想面对的人了,造反的主谋,自己的儿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这时候已经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太子,过往父子间发生了太多的分歧,最终让太子决定用武力来造反自己的父皇,这是李世民当年都没有做到的事,所以作为皇帝,作为父亲,李世民这时候都茫然了。

只是出乎李世民意料的是,他听到了太子的脚步声逐渐的安静了下来,是的,听到太子到来的脚步声李世民安静了下来,因为脚步声很安静,虽然还可以听出跛脚的一轻一重的声音,但声音平静没有了往日的烦躁,皇帝顺着声音看过去,是穿着一身常服的太子,笑容和煦,气度恬然,李世民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自己刚刚册封的、充满朝气的太子李承乾。

太子因为跛脚的原因一直很自卑,这样他平时就会装作正常人的样子,只是他不知道越是这样自己的跛脚就会越明显,脚步声就会越沉重,跛脚轻轻点地,另一步快速踏步,反而显得双脚更不协调,现在却正常了。

太子在走进紫宸殿的时候也看到了皇帝发泄后的场景,再看看上面面色惨淡的父皇,知道这是父皇因为自己的事发泄的结果,愧疚的道:“父皇,儿臣让父皇担心了,行此忤逆之事愧对于父皇平日里的教诲。”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儿子惊讶的道:“承乾,你?”

太子笑着道:“过去的种种就像一场梦一样让儿臣分不清现实,所以做了很多荒唐的事,也是丢了父皇的颜面,现在儿臣清醒过来了,所以自然知道这些都是儿臣的罪责,怎么还能向之前一样全部怪罪在父皇身上呢?”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儿子,这个明事理、有气度的儿子就是自己心目中太子的模样啊,这是为什么偏偏这时候才来呢?想到这里皇帝不由得留下了眼泪道:“承乾,你不怨父皇了?”

太子羞愧的道:“父皇这样的话就是折煞儿臣了,古语有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如果不是这样的一场闹剧儿臣还不一定能醒过来呢,过去是身为太子的牢笼把我关在里面,让我只能看见眼前的三尺天地,看不见这四方的天下才是一国储君之职责,这样的名利场蒙蔽了儿臣的双眼,不但耽误了自己,更是辜负了父皇的期待,这样的身为太子让儿臣很羞愧。”

李世民这时候更加控制不住自己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良苦用心不该没有结果的,现在就是自己想要的太子,可是这结果为什么会来的这么迟呢?

太子看着父皇的样子,走近了递过去自己的手帕道:“父皇,儿臣有愧于您,也有愧于娘,这么多年的自以为是从来都只是索取,却不曾为您着想,本该是与您共同担起这天下的重担,却反而拖累了您的后腿,我知道您和娘的愿望就是希望儿臣和弟弟们和睦,却还是暗杀,陷害他们,这也是儿臣的罪责,儿臣上对不起父皇,下对不起兄弟,内对不起东宫之责,外对不起天下黎民,儿臣德不配位啊,甚至还有逆谋的祸端,这天下如我这般的太子也是稀奇之物了,不过儿臣现在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说实话,这些年身为太子的压力还真是让儿臣喘不过气来,最终迷失了自我,就让儿臣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父皇尽一次孝吧。”

太子此时已经是怀抱死志,因为自古以来造反者皆死。

太子说完话也不管李世民的反应,开始慢慢整理凌乱的紫宸殿,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儿子,太子哪里干过这样的事,再加上他的跛脚,他干起来不会很轻松,可是他也不想打断太子现在的作为,他能感受到太子的心意,只是这样的心意让他很绝望,太子现在很好,是自己心目中的太子,但自己却没有可能再把皇位传给他,因为国法不容,这也是太子穿着常服来见皇帝的原因,这样的道理太子自己也懂。

在紫宸殿外很远的地方,不管是内侍监还是长孙无忌等人都呆在那里,从皇帝砸紫宸殿开始他们就知道皇帝需要发泄,自己等人也就不适合呆在里面,现在所有人都在猜测皇帝和太子父子两个在里面说什么,只是没人能想到太子此时在收拾被砸毁的紫宸殿。

太子收拾了很长时间,帮皇帝摆正了桌子上的卷轴,扶正了倒下的屏风,捡起了地上的君子剑挂好,最后整理好自己的衣裳向皇帝行礼道:“儿臣,退下了,父皇,保重。”说完就走出了殿门。

李世民看着自己释怀的儿子走了出去,抓紧了手里的手帕,这可能是儿子第一次送东西给自己了,以往都是自己送给他,可这第一次也可能是唯一一次,最后一次,太子是释怀了,可李世民却释怀不了,毕竟是自己和长孙的儿子,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儿子,是自己灌注了心血的儿子,是自己曾经选定的储君,他以为这一次的见面太子会跟李佑一样对自己表达怨恨,但没有,甚至自己都没有说话,一切都是太子在说,然后就是这样的释怀,或许这就是朝问道,夕死足矣吧,自己的这个儿子终究是不一样的,只可惜这样的儿子别人都看不见了。

太子在走出紫宸殿的时候落日余晖正好照射到了这个方向,他出门停步看向了远方,有西山,有夕阳,有眷恋,有坦然,有洒脱,然后太子看向站在远处的长孙无忌等人笑了一下,抬手作揖转身离去。

远处看着太子从进到出的长孙无忌等人这时候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太子,脸上没有了之前的狂躁狠厉之气,只有一种君子温润如玉的淡然,他们不知道太子和皇帝在里面说了些什么话,但是太子这样的改变惊讶了所有人,说是脱胎换骨都不为过,只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皇帝在太子离开之后也静静的坐在那里,坐到天色渐暗,他的儿子是反了,也悔了,也无法挽回了,但他这个做父亲的还是不想放弃,他还想为自己的儿子做一些事情,这是殿外又传来了脚步声,很轻,是一个女人,女人走到了皇帝身边,皇帝看着朦胧的女人喃喃地道:“观音婢,我不会让我们的孩子死的。”

女人听完皇帝的话,把皇帝的头抱在自己的胸前道:“陛下这样做是对的。”

在太子离开后等候在殿外远处的长孙无忌等人一直没有听到皇帝的召唤,却没人敢进殿询问,没人想触怒现在的皇帝,现在的皇帝就像一只失去理智的猛兽,稍有不慎恐怕就会小命不保,就这样一只等到天黑,长孙无忌几次站在那里几次都想进去看看皇帝在做什么,可是刚刚抬起脚步就又甩袖子唉声叹气的走了回来,直到大家都看到了一个女子独身向这里走来。

那是皇帝新册封的徐婕妤,她来这里做什么?看着方向她是想要进殿?有没有搞错?这么多位高权重的大臣都不敢进去,这个刚刚上位的婕妤就敢?这不是不知死活是什么?可是徐慧就是偏偏走进了紫宸殿,其他人都还在猜疑徐慧的下场,长孙无忌却是看着徐慧的身影嘴唇颤抖的道:“小妹。”

外人不知道长孙无忌在说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刚刚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妹妹长孙皇后年轻的时候,不管是着装还是仪态、气质,像极了从前自己的妹妹,长孙无忌这时候才明白为什么李世民会莫名其妙的册封了一个新的婕妤,在长孙皇后死后后宫可谓是死气沉沉,就是因为皇帝对后宫不在意了,直到徐慧出现,她是之后少有的新晋高级妃嫔,直接从五品的才人到了三品的婕妤,从一个低级的事务性女官成为了一个有资格纳入皇帝起居注的高级妃嫔,长孙无忌现在明白了,皇帝是在徐慧身上看到了长孙皇后的影子,这时候长孙无忌反而也对徐慧进殿有了一丝期待,这一次对皇帝的打击太大,恐怕只有长孙重生才有可能挽回了。

徐慧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这里,按理说现在皇帝的情况大家唯恐避之不及,怎么会送上门让皇帝发泄呢?可是徐慧在知道这里的事情之后感觉自己应该来,或许有危险,但是如意的心告诉她应该来这里,或许皇帝这时候需要她的安慰,这就是徐慧的思维,她以为自己是徐慧,却一直都是以长孙皇后的思维思考问题,从在起居馆被长孙皇后的事迹感动开始,徐慧就被“洗脑”了,以长孙皇后为自己的偶像,最终形成了长孙皇后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所以这时候她就来了,独身来到这里“扮演”自己心中的长孙皇后。

太子说自己一直在做梦中,经过现在的事醒过来了,徐慧又何尝不是在做梦呢?只是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叫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