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1 / 2页)
秦始皇捏了捏眉头:治国方略的改变并不仅仅是政策、制度的调整,更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自商鞅变法以来,其制度、政策已经沿用一百多年了,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利益集团,他固然可以凭借其无上的威严与魄力强行变更,但是扶苏呢?他能坚持下去吗?能像秦惠文王一样吗?因天幕而变法,是好是坏?嬴政有些拿捏不定:“李斯。”
大臣们的议论声骤然停止,李斯上前作揖:“陛下。”
嬴政问道:“周立国八百余年,五百年以来周王室衰微,天下剧变,列国争雄,争相变法,如:楚之吴起、魏之李悝、韩之申不害,幸有商君相孝公,为我大秦奠定万世之根基,方有今日一统,然世殊事异,而今天幕突现,民智渐开,又是一次大变,吾等不能若宋国之愚,而守株待兔,枉顾时代发展之变,李斯,你为相,观天幕,念国治,商君之法是否仍旧该沿用无误?”
空气似乎一凝,当初商鞅变法的确为秦朝富国强兵,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但是商鞅本人最终却是车裂而亡,此时秦始皇隐约透露出想要变法的意思,如果真的实行,那将会是一次大的动荡,众人都将目光投向李斯,想要知道他的想法。
李斯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无法让人从他的脸上看出他的想法:“陛下,商君虽死,而秦法犹存,秦法是我大秦立国的基础,上至百官,下至万民,无所不包,无人不制,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商君之制不可轻动。今之秦律皆在变法基础上修改、补充、积累而成,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世异则事异,可变。”
“哈哈哈哈,好,果然是朕的李斯呀。通古,待天幕结束后,你下去好好想想,首先是针对商君驭民五术: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嬴政满眼的赞赏。
众人既敬佩,又有些嫉妒:就你俩君臣相得呗。
【17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生活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从采集、渔猎发展为种植、畜牧,由迁徙变为了定居,从茹毛饮血到瓦烹鬲煮,我们迎来了文明的曙光。】
“这生产力是什么?”刘彻有些疑惑。
“陛下,前面说到‘劳动创造了人类’,现在又说‘随着生产力的变化’才有了以上的变化,想必所谓生产力就是一种劳动力吧。”主父偃上前答道。
“有道理,君果然思维敏锐!”
【当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的状态,由于知识的匮乏,他们不知道世界是怎么来的,人类又是如何产生的,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为什么会有打雷和闪电,为什么会有新生和死亡……于是他们创造了神的存在,他们相信是神掌控着这一切。】
明朝一书院,学子们大多住在书院里,因天幕的出现,大多住在书院里,因天幕的出现,大家这个时间里都在夫子的带领下聚集在一起观看天幕。
“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啊。”
“不是盘古大神吗?我还陪母亲去盘古庙祭拜过。”
“我知道有金乌、雷公、电母、送子观音,是神啊,没错。”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荀子曰:‘制天命而用之’,鬼神存在与否不可证明,敬而远之即可。”
“我们今天也不知道呀?不是神吗?我们和原始人类一样知识匮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