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第2 / 2页)
一盏茶后,定北王起身道别。这时,妙真道长从花梨格柜中拿出一物件,道:“妙语仙师羽化前将此五明扇赠与王爷,并言王爷为保大朔太平杀戮甚至实乃无奈之事,此扇乃祖天师供奉至今,又经妙语仙师多年供奉,愿此扇保王爷一生平安顺意。还请王爷供奉珍藏。”
定北王不等徐良伸手,自己就接过扇子,正准备说道谢的话,又听妙真道长说道:“贫道观王爷面相,似乎有红鸾星动之兆,但却因果未卜。”
“不瞒道长,近日却有女子入我梦中。还请道长指点。”
“世人行走俗世,心蒙尘埃。王爷一生从来只知保家卫国,如今红鸾星动,实乃国之幸事。”
“道长,本王要如何做?”
妙含笑而道“王爷只需问问自己的本心,跟随本心。只有守好本心,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回府路上,定北王目无表情,可徐良心里炸开了花。红鸾星动?红鸾在哪里?又回想起前些日子收拾被褥之事,王府真是要有女主人了吗?
定北王和徐良驰马至王府门前,就有廐牧长将马匹牵入马厩,刚入宅门,只见汪福泉手持拂尘面露急色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汪福全原是定北王在宫里时照顾他的总管内侍,定北王开府以后,就当了定北王府的总管。
“王爷可是回府了,太妃刚接入……接入府里了。”汪总管有些气喘吁吁。
“接入府里便好,慌什么?”内侍自小受过训练,回话时从容恭敬。“太妃入府后要唤寒烟寒柳过来说话,但…….太妃先是艴然不悦,后黯然垂泪。奴宽慰了一阵,然…….”
汪总管话未说完,定北王疑惑不解眉头紧蹙地看向徐良:“寒烟?寒柳?”
“就是前日王妃赐的两个侍婢,卑职将其送入大通坊的玉清别院了。”
玉清别院位于京郊,占地三百多亩,风景秀丽,是先帝赐给定北王的别院。
定北王瞥了徐良一眼,向后院走去,见沈太妃坐在坐榻上垂泪,挥手让人退下关了殿门,定北王过去拜手道:“阿娘昨夜可曾好睡?”
沈太妃爱哼了一声,对他的问安置若罔闻。
定北王又道:“儿刚由太清宫回府。今去拜见了妙真道长,这是妙语真人赠儿的五明扇,还请母亲为儿供奉。”
这下太妃来了精神,她自然知道五明扇的来历,没想到妙语真人竟然将此道家宝物赠与了定北王。她恭恭敬敬地接过扇子,才给定北王个好脸,问道:“我儿如今已是而立之年。若是相不中寒烟寒柳,那母亲……”
“母亲莫急,今日妙真道长说儿有红鸾星动之兆,然结果未卜,需问儿的本心。此事母亲切莫话与他人。圣人一直对儿多有忌惮,此事莫要让人有了可乘之机。”
沈太妃经历过深宫无数的波谲云诡,自是知道利害关系。拉过定北王的手,拍了拍,说道:“母亲省的,但我儿也需早些成家。今日早朝,圣人可让我儿领了什么差事了么?”
“阿娘,儿十三年未承欢膝下,现下该好好陪陪母亲。”
沈太妃听后,一脸担忧,道:“如今我儿回京,身边仅有三十二虎贲飞骑,儿还需尽快回陇右。”
“母亲,朝堂之事,勿要再议,也勿需担忧,儿定不会将母亲置于险境之中。”
这时,门外的徐良回禀:“长宁郡主在门外求见王爷!”
沈太妃忙道:“糊涂,长宁郡主连入隆庆宫都无需通传,我儿,怎么她还进不得你这定北王府么?”
“徐良,本王看你回京后就不会办事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处处都是纰漏!”
吓得徐良扑通一下跪了下来:“只因非长宁郡主一人到访,卑职觉得还需先通传。”本是王竟夕坚持让徐良来先行通报,王爷话都说到这份上,肯定是郡主无错,错的都是别人。
“另有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