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第1 / 4页)
考院内,司延槿落在四散而开的人群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号房,他将考篮搁在横板上,仔仔细细检查起这块方寸之地有无错漏。
等他忙完,院内忽响起三声锣音,紧接着四周安静下来,持刀的号军鱼贯而入,看守在每道号房巷子的两侧。
以主考为首的管考官员们各就其位,几名巡绰搜检官在院内游走起来。
很快司延槿收到了他的题卷。
乡试分三场进行,每场间隔三日,首场以四书五经为题,次场论判语五道,尾场则是经史实务策问。
今日所考的便是经义,司延槿功底扎实,因此丝毫不怯,将试题审视一番,在草纸上稳稳落笔。
如此连考三场,司延槿总算遇到一道难题。
是一道策问,题曰:科举之式任耆儒尔?
耆儒,是指德高博学的老儒,如京中的老翰林。
结合大献朝的科考制度理解,意思是当下的科举考试,通常以地方官员举荐的学富五车,逊志时敏的教官担任主考,那么是否应该改用耆儒主考呢?
司延槿认为应该,因为由地方官推举的教官,通常与推举者利益一致,通同一气,因此缺乏中央监管,对考子而言难免有公允之隐忧。
可这不是会试,更不是殿试能直达天听。
也就是说一旦答得不好,这就成为了一道“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的送命题。
司延槿眉心微蹙,想到本场乡试主考官的出身,乃京中都察院右都御史关福霖的幼子,斟酌片刻,总算有了决断。
到天色彻底暗了,三声锣响过后,受卷官准时入场将考子们的墨卷一一收起,交由弥封官糊名。
司延槿跟着队伍排在出口处,沉默着徐徐踏出了考院大门。
至此,今科秋闱才算彻底结束。
司延槿揉着泛酸的右腕,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他正打算步行回去,身后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道手臂沉重地压在了他的肩膀上。
司延槿一惊,猛地抽身躲开,朝对方看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陌生的脸,约是十八九岁,一身书生打扮,模样尚可,唯独眉心纹有些深重。
司延槿略微迟疑,礼貌地问:“您是?”
对方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忍了忍才说:“司公子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咱们在礼房曾有过一面之缘的。”
司延槿心里恍然大悟,淡然点点头。
“卢荆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