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御天香:北宋女官香药帝国 > 祥瑞

祥瑞(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蕙罗低首,含笑不语,其实颇觉汗颜——跑得那样快,更多的是愧疚罢,若蜜蜂不是自己放的,也许就会慢慢走了。

蕙罗向陆氏告辞,临出门时又再三嘱咐她:“请跟十二大王说,还是要让御药院开些清热解毒的汤药,今日内务必要服下。大王有伤在身,体质不比平日,此时被蜇,应当格外小心。”

蕙罗才回到福宁殿,便有圣瑞宫小黄门来找她,带来的又是赵似的一页回复:“甚好。”

蕙罗立即想起赵煦在曾布絮絮叨叨劝其“节慎”之后也是这样回答。赵似那不耐烦的孩子气表情透过这二字呼之欲出,看得她不禁笑了起来。

但说是不耐烦,他却又有耐性再次提笔认真回复。蕙罗念及他的伤势,不免有所触动——他虽为人孤傲,但与人交往,倒也不失君子之风。

“请转告大王,写字费力劳神,就不必特意写来回复了。若有话说,请人代为传达即可。”蕙罗对小黄门说。

小黄门很机灵,点头说知道了,一溜烟地奔回圣瑞宫,少顷却又再过来,仍然带来了赵似的信笺。

这回,信笺上没字,只画有一个圆圈。

蕙罗不解,问小黄门:“十二大王这是何意?”

“我也问大王了,大王说,这是……”小黄门嘴唇聚成圆形,发出了一个音:“哦。”

自皇子薨后,后宫无人再有梦熊之兆。赵煦听说泰州天庆观有位名为许守真的道人善于推算休咎,人称“徐神翁”,便派内侍何欣前去问卜祈嗣。徐神翁得知其来意后,沉吟须臾,缓缓道:“上天已降嗣矣。”何欣忙询问嗣君为谁,徐神翁先不肯答,后来在何欣再三追问之下,才提笔大书“吉人”二字,让何欣带回宫去。

赵煦听了何欣的叙述,目光徘徊于那“吉人”之上,良久无言。殿中侍者也屏息静气,不敢出声插话,最后打破这片沉默的是崔小霓:“官家,徐神翁写这二字,一定是说皇帝吉人天相,圣体不日必将康和,也会迎来上天所降之神嗣。”

“崔姑娘所言有理,臣也是这样想的。”郝随立即附和。他这一开口,其余宦者也纷纷随他附和,且在他引导下齐齐下拜,山呼万岁,声势浩大地表示对皇帝的臣服与祝福。

这二字后来被赵煦拿到朝堂上让大臣们讨论,有些人说法与崔小霓类似,而有些则说自己缺乏慧根,看不出奥秘端倪,而连蕙罗都明白他们只是装傻,若避开赵煦,这“吉人”二字便大多不是这样解的了。

皇帝重疾在身,且又无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异日有变,新的君主就会在如今的几位亲王中选。很显然,“吉人”二字会立即令人联想起端王赵佶的名讳,这也是引起福宁殿中那阵沉默的原因。

而就在这微妙之时,随着“吉人”预言的出现,一个个关于赵佶祥瑞之兆的流言开始在皇宫内外流传。

先是有人私下议论赵煦此前新取的宫室名——迎端。赵煦原是取“迎事端而治之”之意,但在传言之中,这成了端王赵佶将为储君的一则谶语。随后宫外又传来消息:端王府邸降下两只仙鹤,而端王寝阁的梁上长出了一朵灵芝。这都是百年难逢的祥瑞之兆。

“这些天,朝中许多大臣都去向十大王道贺,说鹤降于庭,梁生丹芝,是大吉之兆,宅主不久后必有大喜。”梁从政在赵煦榻前轻声禀道。

赵煦依旧躺着,呈睡眠状,但眼皮微微跳了跳。这细微的驿动尽入蕙罗眼帘,心好似被谁捏了一把,骤然缩紧,与此同时,她也替处于流言中心的赵佶感觉到了危险的味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