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小人通天 > 行路难

行路难(第2 / 11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前些日,沈凝一行奉旨下杭州时,船停在镇江。苏韧过江,与他们盘旋了半日。

苏韧和沈凝在民间本是友人,双方从不打算隐瞒。而苏韧和宝翔,渊源更久,同享不少机密,都不愿为外人所知。

因此,当宝翔让人出来说:大王吃得太饱,已困倦,不必烦劳地方上官儿,请安问好都心领。苏韧是毫不意外。

他循旧例,给唐王奉送本府产镂金蝙蝠梅枝纹腰带一条,冬衣一袭,皮靴一对。

为避嫌疑,靴子不大合脚,衣服偏大一号。正如宝翔坐那条船,大而不当。

苏韧吸着冷冽江风,窥见前舱巨大的棺椁,显然是从帝京带来,等着把老王遗骨装进去。

到了沈凝那条船,另是一番光景。沈凝舱里有金丝熏笼,笼中竟有西域的瑞碳,有光而无焰,暖馨宜人。

苏韧打量着一身银貂皮袍的沈凝,满面春风道:“状元公,倒真是享福人呀。”

沈凝不好意思:“嘉墨莫开玩笑。此次实是管家跟来,料理周到。不然以长江之冬寒,我定要病了。”

苏韧会心道:“你正是‘福’人,才有如此好管家。如我这般劳碌命,管家还要找我去管他的事哩。”

苏韧于东厂诸人,沈府管家,均有合乎身份礼物送上。给沈凝的,只笔墨纸砚,还有一套金陵新刻的《铁围山丛谈》。

沈凝令人下去道:“这不是蔡京儿子流放博白时所写么?汴京风流,笔端可见,只对其父奸臣事迹夸夸其谈,颇寡廉鲜耻。”

苏韧叹息:“人身在彀中,不觉迷局。蔡京对世人是奸贼,对此儿子不总是一位慈父么?我读书不多,只听读书多的人道:北宋之亡,非蔡氏父子可背锅的。此新刻本配了西洋笔法之插图,妙趣无双。限量刻制,所以难得。”

沈凝拨开帷幕查看左右,低声说:“嘉墨,你不知道。我对于‘蔡’……总有心结。偏此次处置唐王,我是推波助澜了蔡某人一把。虽说上折时,我并无违心。可如今同唐王一起南来,我总感到尴尬。”

“这……从何说起?”

沈凝凑到他肩旁道:“初秋我同蔡述去遏陵时,他请我去他家,说为了江南百姓之计,可去见一意外发现的法帖。我半信半疑,终于去了。在他书房,他给我看了一卷名单,说是平乱时偶然在江南所得,上面是沈富搞的香火会名单。我素来疑心沈富借我父的幌子在江南行不正之事。父亲云游后,他不告而别,全不顾家中账目没首尾,乱作一团。想不到正是如此!蔡述说,此名单仅我和他见过,我们均是心向太子。若不想生灵涂炭,便要攻守同盟……我倒不怕牵连我自己,只是江南……已经受了数劫,若再大兴冤狱,岂不无法复原……

苏韧心中一动,道:“……所以……”

沈凝说:“他说锦衣卫若在皇族手中,对东宫总是威胁,我便附议了。但老唐王的改葬,乃是我一人的主意。你看……我是上了贼船了……”

苏韧默然。想不到蔡述得到那份“假名单”,都可赚人上钩。

如果让蔡述知道真的部分名单是由自己交上去,那恐怕得你死我活了。

此刻的蔡述几乎拥有一切。而自己,有的只是少数几个亲友,包括眼前这位。

苏韧想了想:“卓然,你莫急。上船一程……”

正说着,东厂黑衣人俯首舱门前,道:“沈大人,苏大人,‘神帛堂’奉谕旨呈二位大人冬衣料各十段,被面料子各四段。”

苏韧含笑道:“有劳中官。卓然,那神帛堂是司礼监所辖,能给咱们俩留下保暖织物,实在是天恩浩荡。”

他趁着东厂的人退出,以气声对沈凝说:“唐王已失势,你何不好人做到底,同他亲近一点?以免他误会你是那种随‘世态炎凉’的俗物!至于蔡某人……你只是坐他船的,愁船家盈亏做甚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