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不动之辈(第2 / 5页)
苏韧盘问,才得知一场大火,城内死者以百计,伤者更多。
游贞美还在狗肉馆坐镇,因她保护,人质尚安全。而游大春顾咏江一齐失踪,手下部众,为和为守,相持不下。他掐算日子,已是火烧后第四日,而盂兰盆节近在眼前。
他信步便吩咐江齐:“你去伙房,请他们将剩余果品匀成担子,再送往城下。”
江齐不敢耽误,应声而去。苏韧信步回首,见于邱氏领着小女儿混在流民之中。
苏韧在火烧之时,一半是为免事端,一半是恻隐之心,已给这位大姐吃了颗定心丸。
他只说:于戬已不在城中,究竟在何处?国家机密不可泄漏。但自己可用头上乌纱,担保她丈夫平安无事。于邱氏无可奈何,只得信了。如今她找到县内的人,问清楚游贞美坐端行正,而于县令临危不乱,哪有什么苟且之事?妇人家的心事,除了丈夫的命,便在丈夫的心。因此她满面释然,举止安分,帮着施粥送药,倒成个体统。
黄昏时分,苏韧顺着军营,走到城墙外围,听城内隐约儿歌之声,只听不真切。
他回头,见个秃眉小孩跟在他后面,乌溜溜眼里满是好奇。
苏韧蹲下身,招手笑问:“几岁了?你娘在哪里?”
那孩子含糊答了,盯着苏韧,还是好奇。苏韧见了他,蓦然想起了苏密。
他变戏法似从荷包里掏出把松仁来,摊开手教孩子吃,问:“城里唱得什么?”
孩子边吃,边含糊说:“是首新出童谣,孩儿都会唱。我在码头上也学了。”
“唱得什么?”
“满城都是火,龙子到处躲。城里无一官,俗人府上坐。”
苏韧听了一愣,转瞬微笑,宛如春风化雪。
不论钱塘帮,还是北海龙王,既然离了庙,便不再是仙,总有人该去涉一趟溧水。
恰逢江齐出来,问苏韧:“大人,果品已备,何时送去?”
苏韧脸色不温不火:“待明早我换身衣服,同你们一起去。”
江齐愕然:“大人您也去?”
苏韧道:“对啊。何日破城?就在明晨!我得先告知倪领军,莫要伤了礼数。”
次日清晨,霞光满天,溧水的守城人登楼,见城下早有一群衙役,并一摞担子。
最前头,站个素色布衣的青年人。他倚匹瘦马,声色不动,正是苏韧。
江齐等人对城内喊:“应天府尹苏大人在此。”
城头守卫全不回应,鸦雀无声,眼睁睁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