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第4 / 6页)
宝翔一见,脸色紫涨。他几乎忘了这一茬子。当时他来得匆忙,随手找了本西洋春宫。在蔡家听云板报丧,他仓猝之下,将匣子暂交仆役。没想到他们直接当成礼物,上交给蔡述去了。
此时此刻,他纵然脸皮再厚,也经不起蔡述那淡淡一句“画饼充饥”。
他只得说:“叙之,是我疏忽。”
蔡述不依不挠道:“你发誓,我便原谅了你。你去不去江南,就在今夜了。”
宝翔九转回肠,觉得让他认真念书考个功名,都比这个关节要容易。
他是混过江湖的爽快人。虽然现在已不太性急,但是爽快是他本性。
他寻思:蔡述要人立誓,实在孩子气。史书上违誓之人,多如牛毛。
只是他宝飞白,不是信口开河之人。之前,他只有一次在西湖边的焚香发誓,记忆犹新。
他叹口气,拔出短刀,对着刃光,诅咒道:“苍天在上,叙之在侧。只要东宫太子宝宝在一日,我和锦衣卫就会效忠太子一日。若违此誓,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他说完,削去了桌子一角。
屋内再无人声,风动纱帘,沙沙轻响。
蔡述吐了口气,从袖子里取出一卷,放在宝翔面前。
宝翔擦了擦汗,问:“是什么?”
蔡述道:“我若念给你听,真乃奸臣恶友了。你自己看吧。”
宝翔打开,明黄锦裱,红印触目,正是“皇帝信宝”御章。
宝翔从头看到尾,不禁哈哈长笑,他气恨交加,面带不怿,责问蔡述:“你,你很好!万岁既已经特旨我微服江南,协同文武大臣戡乱平变。你为何还要如此苦我发誓?”
蔡述宽了红袍玉带,噙着笑戏问:“圣旨下了,你还不高兴?你以为我不答应,你能去江南?”
宝翔打个喷嚏,气登时消了。他早知蔡述为人,既已有了旨意,再好不过。
他想:怪不得皇帝说自己“瘦点”好。他老人家必然知道此去辛苦,养不得膘了。
------------------------------------------------------------------------------------
朝廷多年以来,有个积习,即“以一浪盖一浪”。
不管多么大事,哪怕街头巷尾,老弱病残都议论的。只要有了新出的大事,众人便将新浪换过了旧浪,少有人还惦记前浪底下,究竟是何精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