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下)(第3 / 4页)
他右边位置,则是个略显臃肿的青年。那人缓缓摸着左臂,若有所思。
鸦雀无声的考场里,隐约有蛐蛐叫声。林康,杨映双双起立,考生们也仓皇躬身。
倪阁老跳上了正中太师椅。他大概把蛐蛐罐藏在后堂,因此蛐蛐声闷闷的。
随后,林康拿了考卷分发,说:“这是笔试考题,一篇论述,十道经史子集题。一时辰后收卷。考生们留在文渊阁,傍晚时揭晓。”
考生发出嗡嗡的杂音,不是因为林康,而是因为倪阁老戴上了一幅水晶眼镜。
苏韧没见过几个戴这种稀罕物的人。但倪阁老的眼镜特殊,像是被墨汁涂黑了的。
众人都看不到倪阁老的双目。而倪阁老在看谁,哪个都不晓得。
苏韧可不会发笑,他只关心起手中的考卷。眼下,倒是个棘手的题目。
考卷上作文题是“朝廷冗员最多为何部?如何对策?”
苏韧摇头,朝廷何处不冗员?处处都冗员。腐败的不是吏制,而是□□。此刻下笔,倒需要谨慎。人心险恶,爱记仇的两种人,一种是文人,一种是官员。文官们兼而有之,最爱记仇。
朝廷各部就是各派山头。倘若倪阁老中立,杨映为清派,林康为蔡派。指出某部冗员,一定会触到某派。就算蔡述操纵这种考试……需要写吗?蔡述反复无常,许是喜欢不随大流的人物呢。苏韧当然要答得漂亮,与众不同。
他闭目养神了一炷香功夫,就做了决断。他空白此题,不会填写。只画了一个八卦之圆。
考场起了断断续续的闷笑。那倪阁老趴睡在桌面上,呼噜阵阵,左右两位都显得尴尬。
林康肃然道:“答卷!已过了半个时辰。”他说完,开始踱步巡场。
杨映申斥:“谁在胡笑?阁老德高望重,岂是汝辈能解?”
苏韧没心情笑。他重新看题目,手心都出了汗。
不知是何人命题。十道短题,居然大多是苏韧不熟悉的。像是从千年的故纸堆里刨出的碎片。
他从前念过些古文,并不求甚解。后来投身官场,当起小吏,更只求实用的学问。
蔡述一定看过这些题目。他为何要考这些内容?他需要直言不讳的,还是勇于革新者,还是博览群书,能得到清派赏识的学问家呢?
苏韧正绞尽脑汁,他的面前多了一个小纸团。他抬头,林康已走到前面去了。
苏韧瞥了眼考官席上面的倪阁老和杨大人。他们好像都没有注意到。
林康给纸团,要帮着自己解题,还是要看自己出丑?是蔡述的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