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下)(第3 / 4页)
父亲无奈离开工厂后,这位曾经的劳动能手、运动健将,无法以当年自豪的技术工种谋生,于是开过黑摩的,在夜市摆过摊,也交了管理费,在离家不远的路口烤串。
李澍那时候总去帮忙。别人上补习班,他在家里串串,在街边烤串。刚开始也抹不开,但起早贪黑操劳的父母更让他心疼。于是,成绩依旧傲视众人的他,还练习了一手调味烤串的好技术。
他的这一特长,去了美国后格外引人注目。周围的中国留学生发现李澍还有这一手,常常鼓动着他一起聚餐。买来牛羊肉,懒得切丁,就直接大块调味。
虽然和烤串不同,但懂得如何调制层次丰富的腌料,掌握了食材和火候的搭配,经过两次调整,李澍便驾轻就熟,被大家调侃为可以申请技术移民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寡言不再显得拘谨,而成了沉稳的表现。整洁俊朗、低调内敛的男生,文能高数编程,武能徒步攀岩,认得众多的植物和鸟儿,除了烧烤另有一身好厨艺,明里暗里受到不少女生的青睐。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今时今日,他还是大家的小师弟,在老队员大快朵颐的时候,心甘情愿烤着串。一抬头,穿过袅袅烟雾,看见那个眼睛亮闪闪的姑娘,哼着歌,愉快地向着他走来。
不过,这份喜悦或许不是因为他。
第一次,看见她穿了裙子。之前黎晓唱总说要随时准备着运动,不是攀岩就是跑步,要不就背着包爬楼梯,裙子实在是不方便。
她这条齐膝短裙也是牛仔运动款,但配了帆布鞋,露出一截小白袜腰,依旧活泼青春,和平时比更显清秀几分。
围桌吃串的队友们也发现了,打趣道:“唱姐穿裙子了!这是去约会了吗?”
“约你个头啊!”黎晓唱取了小板凳,也想在众人身边坐下。但桌凳太矮,这时她觉得裙子有些短了,索性站在李澍旁边。
队友继续道:“那你穿这么淑女,这么多年难得见你穿裙子啊!”
“我又不是没穿过,和寝室姑娘去看演出的时候也这么穿啊。”黎晓唱反驳,“只不过你见到我的时候,不是岩场就是操场,要不就是野外,也不方便啊。你看现在,坐都坐不下。”
她脸色红扑扑的,不知道是不是喝了酒。李澍瞟了一眼,把三四张摞起来的塑料小凳搬给她:“这么坐吧。”
老孙连连制止:“唉唉,小心塌了!”
黎晓唱做个鬼脸:“我才没那么沉。要是真塌了,让李澍打工赔你啊。”
众人明知故问,问她都和谁聚会去了。
黎晓唱把同去几人的名字一一报上,听到程峻齐的时候,队友们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彼此看看,一副你知我知的表情。
黎晓唱拿羊肉串威胁:“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别乱讲啊!”
众人又打趣了几句,终于换了话题,说起最近暑期登山队和科考队人选敲定,即将开展的一系列训练和筹备活动。
黎晓唱竖起耳朵,有了新发现:“啊?小澍也报了科考?”
队友说:“是啊,你没看BBS公布的名单吗?”
“哦,就看了登山队的……”黎晓唱低声嗫嚅,心想:完蛋了,最近都没有关心小澍,竟然不知道他报了科考。
每年夏天登山协会都会选拔两支队伍。
一支是校内甚至社会面更为关注的学生登山队,各种激荡风云的传奇故事基本都来自登山队,黎晓唱大二参加过,因此也更为关注。
还有一支科考队,虽然不是登山那样的极限运动,但也颇具社团特色,队员也时常负重进入山林荒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开展调研,既有对社会文化的探访,也有对自然环境的科学考察。
黎晓唱不是不感兴趣,但她自己日常的专业,不就是这样么?
所以每年她也没有报名科考,自然也没有关注过谁入选。
但是,小澍他怎么没告诉自己呢?
黎晓唱坐在一叠小凳上,看他忙碌地烤着串,偷空扯了扯他衣襟:“小澍,我怎么没听你说过呢?”
“哦,没来得及吧。”李澍垂眸看她,她眼睛还是又亮又圆,夜色中小动物一样,“你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