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我的祖国我的生活 > 那些印记

那些印记(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我说你去吃点心吧,他说已经吃了一块。

我想了想,起来蒸了几个三全的粽子,我这是在网上买的,随机,寄来的就全是八宝粽,我觉得挺好吃的,Q7却不喜欢,只吃了一个。

我感叹他,还是饿的轻。

我正在写一篇新文《向前进》,这绝对是我码字以来耗费了最多心力的一篇,没有之一。

这一篇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解放,说的是解放前后的故事。

写之前,我对这些只是浮光掠影的了解。大概就是那时候的生活是艰难的,普通老百姓是吃不饱饭的,经常一闹就是饿死人的。

再多一点呢,就是《一九四二》了,就像《唐山大地震》一样,我没有去看电影,害怕、不忍。《一九四二》我也没有看电影,不过看了刘震云老师的书,刘震云老师用一种很平铺直叙的方式,叙说了那段残酷。但是当我去查资料,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那个年代里,河南经常发生兵变,多长时间一次呢?三个月一次!

经常闹土匪,多少人呢?五万人。

铜元局、银号、票号,没有节制,货币体系完全是混乱的。

是的,这里出现了一个我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的词——铜元。

我过去是经常听说银元的,还有个名称叫袁大头,在收藏界,袁大头很值几个钱,大概是因为袁世凯没当几天皇帝。

但其实从清末到民国年间,还有一种货币,铜元,大概是补充小额货币。和铜钱的区别是,中间没有孔了,当然,花纹也不一样。但这东西文艺作品并不常见,因为它和□□非常有距离。然后那个时候,河南这边还流行用法币,因为相比于民国政府自己印的货币,法币还更有购买力,以至于民国政府不得不出台相关法律禁止法币流通。

但又怎么禁的了?

还有红枪会,这也是一个非常混乱的组织,它是没有从属关系的,假设你是开封的红枪会首领,我是北京的,咱俩没有谁领导谁,也没有谁听从谁。在那个时期,红枪会和民国、小日本包括八路都合作过,也都打过。

民国是一个畸形的社会,它有大上海的纸迷金醉,有咖啡奶茶的精致小资,但抛开这些,就是混乱、痛苦、贫穷。

我从小就知道我姥姥耳背,太后说是被炸弹炸的,具体怎么炸的我不知道,这一次特意问了下,说是从郑州来开封逃难的时候炸的,有人被炸死了,她好歹是活下来了。

这就是那个时代,今天群里有人说,终于知道为什么知道她妈妈说,□□去世的时候,他们都忍不住哭了。

那就是有一个人,你们没有真正的见过面,他也不知道你,但没有他,就没有你现在的生活的人。

□□和那个时代的□□人、革命者改变了那个时代,把人们从那种混乱的境况中解救了出来。

袁隆平院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网络上,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在两边人掐架掐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就有人放出这样的图片——袁院士拿着烟,配着一句话:我就是让你们吃的太饱了。

这当然是P的,却会让见到的人发自内心的微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