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第4 / 5页)
元若甫却没有安静下来,装作继续发梦的模样,双手抓住被角,面上是惊慌失措之色,“堂哥救我……我不想死……”
这两句话一出,满屋子人都静默了。
须臾,元居正猛地回头,看向赵氏,疑道:“这些话,谁教孩子说的?”
赵氏面色一变,赶紧跪下,“儿媳不敢!”
元居正叹了一声,“同族兄弟之间不和睦,这种事若传出去,岂不叫外人看了笑话?”
就在这时,外头有小厮通传,说太医到了。
三房家的孩子始终是国公府的人,元居正不能任由他病死在屋里。
“先看病吧。”一边说,元居正一边眉眼疏离地走到院子里等待。
屋檐里,赵氏牵着女儿,面色焦急,元父守在一边温声安慰。
这平常又温馨的一幕,看在元居正眼中,却无端有些刺眼了。
庸庸碌碌,连个孩子都养不好,还指望他们做什么?
等太医看诊完,元居正上前询问了情况。
“哥儿这病看着吓人,也好救……”太医有点欲言又止,看向了元父,“三爷,劳您亲自去趟医馆,就说要一副‘加减葳蕤汤’,再配一两金银花。”
元父不解,“金银花是治中暑的。”
太医耐心解释,“的确是,哥儿这病属内热,尤其忌用姜汤、桂枝汤。”
“原来……”元父知道自己错得离谱,险些害了孩子,却也不好多说,先去医馆抓药。
元居正这边随着太医一道离开了清荷院。
路上,他跟太医要了些调养精力的药膳方子,吩咐人送去大房那边,也顺便叫元若显来一趟他的书房。
主屋书房。
元居正等到了嫡长孙元若显,祖孙俩聊起白天去三清庙上香祈福,又问了县试准备的情况。
“请祖父放心。”元若显胸有成竹道。
这嫡长孙今年十三岁,面容上已经颇有元居正年轻时的俊秀之气,所以在所有的孩子里,最受元居正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