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了?(第2 / 5页)
无论是NICU还是高压氧舱,对于没有本地医保的患者而言,治疗费用就像天文数字按日计增。
刚开始的两天,同车乘客纷纷拎着水果花篮来看望,顺便塞几个红包感谢司机救命之恩,病人的儿子儿媳还能配合演演家庭和睦父慈子孝。
后面探病送红包的没有了,住院费欠得太多,夫妻俩非吵着要从监护室转出来,连高压氧舱的治疗也一并给停了。
吴涛当时忙得脚不沾地,实在被烦得不行,于是拿了单子让夫妻俩签字,并再三警告他们,是你们自己要转的,出了事医院不负责任。
本来他也是看病人指征数据恢复得不错,存了一点侥幸心理,可谁知当晚就出现术后感染,现在还突发脑疝。
在神经外科,脑疝几乎等同于敲响丧钟,哪怕是周远清本人主刀,脑子里那根弦也得绷到最后。
吴涛透过玻璃镜面看手术室,里面气氛凝重,无一人说话。他撑着洗手台,往脸上猛浇一把凉水,知道自己这次是闯大祸了。
----------
手术进行还算顺利,病人生命体征暂时稳住,负压引流后,脑积水的状况也得到缓解。
俞锐摘掉口罩出来,冷冽严肃的表情依然没有松下来。
他先是去监护室交代值班的刘岑注意监测病人指标,顺便安排了几项必要的术后检查,接着又去跟病人妻子沟通手术情况,征得对方同意后,将病人重新又转回高压氧舱。
全部忙完都快下午了,神外手术时间长,中间为了尽量不去上厕所,很多时候都一鼓作气,不吃不喝,导致缺水严重。
俞锐捏着粗哑的嗓子回到办公室,先是拿起桌上的水杯连着灌下好几杯清水,接着又拉开百叶窗帘,捏着眉心看窗外的远景,以此缓解干涩疲劳的眼睛。
在八院,除了科室正副主任,其他医生不到一定级别,一般是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的,大部分都挤在综合办公区的格子间里办公。
但俞锐例外。
他这间是神外最好的一间办公室,不仅宽敞明亮,朝向也好,到了傍晚,西北方向两面窗帘一拉,还能照进一点落日余晖。
一年三百六十多天,要真的算起来,除了手术台,俞锐待在这间办公室的时间是最多的。
办公桌在进门正对的角落,背后是整面墙的书柜,里面摆放着不同语言的专业原文书还有资料。
墙面除去窗户的位置,没有一处空白,到处挂着各个部位的人体解剖图还有脑部结构图,就连桌面上也摆着一个同比例脑部模型。
非常典型的神外风格。
办公室门开着,没过多久,吴涛就来了。
俞锐端着水杯,视线越过杯沿看他一眼,指了指门说:“把门关上。”
这话听着就是发火的前兆,吴涛愣了一下,转身将门阖上,然后老实站到办公桌前,一脸垂头丧气等候发落的姿态。
“说吧,我给你个机会解释。”俞锐放下水杯。
吴涛匀了好几次呼吸才抬头,他把事情经过,自己当时的预判以及病人家属的情况都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