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堂(第2 / 3页)
晏澜微微一怔,随即勉强干笑两声:“这是表姐想着你们的心意,内造宫花,去年江南的贡品,精巧极了。”
说着便让丫鬟打开匣子给晏柔月捧过去,一盒子里头六枝堆纱宫花,六枚珠钗,用料虽然不是特别名贵,胜在样式别致,做工精美。
“阿柔你先挑。”老太太顺势接了话,“说起来你表姐入宫这两年,也够想念家里姐妹的。刚好过几天是南华宫宴,你一个人去也单薄,不如带着你姝姐姐同去,既做个伴,也能见到表姐说说话。”
晏柔月看了看,并没伸手拿,只是笑笑:“老太太说笑了,这宫宴的帖子是宫里发的,孙女我哪里有本事多带人进宫。没有腰牌擅闯禁宫,形同谋反,是要杀头诛族的。”
“呸呸呸,这是什么不吉利的话,”晏老太太立刻啐了一声,“哪里就说到什么闯,你果然是——”
眼看那“长在京外不懂规矩”之类的话就要脱口而出,旁边姑母晏澜赶紧干咳了一声,晏老太太这才硬生生转了措辞,甚至还有些谆谆教诲的味道,“你果然是还不熟悉,帖子虽然是宫里发的,但你可以上本向贵妃娘娘陈情,要带你姝姐姐一同参宴——你不知道,去年的南华秋宴,昌平伯府的姑娘们就是这样办理的,可以的。”
晏柔月唇边笑意里不由带了几分极轻微的冷意。
前世老太太也说过类似的话,那时她还真的信了,觉得终究一家子姐妹,试一试也没什么,结果被贵妃娘娘直接驳了,甚至在后来谭二的事情闹开后更成了旁人落井下石的笑料,说她不知轻重云云。
“话是这样说没错。”晏柔月将茶盏随手放了,还是和声细语地微笑着,“但昌平伯府是三殿下生母颐妃娘娘的娘家,也是淑和公主的婆家。纵然淑和驸马已经去了,与天家也终究还是亲上加亲,白家姑娘是在太后跟前都能走动的人,所以人家才有那个脸面上本。”
顿一顿,笑容里的讽刺越发不再掩饰:“老太太,您叫我上本实在是太抬举了。既然贵人这么思念姐妹,贵人自己也可以跟贵妃娘娘直接陈情,不是更方便些么?”
“阿柔你不知道,”姑母晏澜赶紧将话头再接过来,赔笑哄她,“宫里还是很大的,规矩又多,你表姐在东六宫的含芳殿,不那么好送本章到贵妃娘娘的甘泉宫,且这宫宴主要是邀外头的公卿之女,还是你上本合适些。”
晏柔月这就直接笑出声来了:“含芳殿到甘泉宫再远,上本递话也就是打发人走一趟罢了。哪怕贵人脸皮薄,贵妃娘娘是协理六宫事务的,每月逢十请安的时候有话不能说?宫外上本给贵妃娘娘,本章先至尚务司,后至内宫司礼处,三查五转的,怎么会是我方便些?姑母这是拿我当傻子吗?”
“四丫头!你这是怎么与你姑姑说话?”眼瞧着哄骗不成,姑母晏澜张口结舌,晏老太太直接怒了,“平日里你娘是怎么教你的,有这样与长辈说话的吗?刚才说的都是什么混账话?一丁点大家闺秀该有的斯文娴静都没有!”啪地一声茶盏也丢在小几上,那点装出来的慈爱彻底丢开,只剩威势与怒气。
大伯母与三堂姐小堂弟等连忙去劝“老太太别生气,四姑娘只是不会说话”“二太太只是病着所以顾不上教孩子”云云。
但晏柔月早就不是上辈子此时那个以为能真心换真心的小姑娘了,甚至都没离开座位,等长房一家子那些明劝暗贬的话都说的差不多了,才轻笑了一声:“我只说我不上本,我也没说不给三姐姐去宫宴想法子啊。老太太要是觉得我混账糊涂,那我不出主意了,让三姐姐在家里安心娴静吧。”
说完晏柔月便直接起身,还向在座的长辈们行了礼,才转身向外走。
“阿柔!”这时便看出来还是大伯母更关心自家女儿前程,立刻开声叫了晏柔月,待她转身,便见大伯母庄氏脸上神色也稍微和缓些,终究是带了点讨好,也有点试探,“你若真有法子,还是得顾着自家姐妹才是。”
自家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