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第2 / 3页)
想归想,何安还是迅速地填好了报名表,立刻发送给曾骁,没过一会,便收到了一个“OK”表情包,他这才缓缓地舒了一口气。
这样一来,报名就算是完成了。
但是,提交报名表只是最简单的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到了周一当天,校辩论队刚把面试流程发到校园网的“社团天地”板块上,一直刷新网页的何安就在第一时间看到了,怀着激动的心情点开。
校队招新的面试将在周六上午九点钟开始,届时,校队高年级的队员会对报名的候选人依次进行单独面试,每一位候选人的面试时长约为五分钟,共有三个环节。
首先,是陈词环节,围绕“男性陪产假”的主题,立场自选、内容自拟,准备一分半钟的陈词,面试时脱稿演说。
接着,是盘问环节,基于候选人的陈词内容,由面试官提问、候选人作答,总回答时长为一分半钟。
最后,是观点阐述,面试官会现场提供两道辩题,候选人可以从中选择一道,经过3分钟的准备时间后,论述自己的观点,以两分钟为上限,不设最短时间要求。
流程写得简明扼要,只有半页纸的内容,但何安却逐字逐句地研究了好一会。
接下来的几天里,除去上课和做作业,剩下的空闲时间全部都被何安用来琢磨“男性陪产假”这个主题了。
作为学习部干事,何安旁观了多场新生杯辩论赛,也经历了系里选拔时说不上话的尴尬,他心里清楚,如果比反应和口才,他恐怕没有多少优势。
因此,何安准备把赌注全部压在陈词环节,一定要充分展现他的写作和演讲能力,至于要求现场应变的盘问和阐述,只能尽力而为。
反正,他本来就是以一辩作为意向辩位,一辩嘛,只要稿子能写好、读顺,应该也就足够了吧?
短短一分半钟的陈词,光是敲定主题就花了两天时间,好不容易写出几百字,又字斟句酌地修改,最后只剩下周五一天时间,用来背稿、练习。
直到周六上午,何安前往面试的路上,仍然嘴里念念有词地背稿。
走到主楼412教室门口,何安还没有开口,一个坐在门口的瘦小男生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热情地招呼他:“同学你好!是来参加校辩论队招新面试的吗?”
看何安点头,他立刻把一张表格和一支笔递了上去:“麻烦先签个到吧。”
签到表设计得非常简洁,只有三列信息,第一列是序号,第二列是姓名,第三列就是留给候选人签名的空格。
何安一眼扫过去,序号的最后一个数字是“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