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三国红楼拉郎]金风玉露歌 > 第四章

第四章(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嘭”的一声,船身晃动,酒水溅洒,把孙策和周瑜都惊了一跳。

孙策扬声问:“船家,何事?”

周瑜出去查看,原来是船家驾船太近,江波起伏,不慎与弹琴人的船相碰。

船家赶忙赔罪,周瑜伸手止住,转身立在船头,觑出对面船内两道倩影,被灯火映在窗口。

“听琴入迷,不慎冲撞,特来赔罪。”周瑜躬身施礼。

这厢黛玉也被两船相撞惊得停弦,不等紫鹃出去探查缘由,就听一个温润男声传来。

黛玉原以为江上无人,却不妨招来这段事故,羞得低头不出,绞着手帕咬唇思索,有了法子!招手叫紫鹃附耳过去嘱咐几句。

紫鹃听完,心下了然,出船应答:“无妨,不是什么大事。天寒露重,公子请回吧。”

周瑜看这丫鬟妍丽灵巧,应对得体,难免惦记船中人,于礼而言,不好多问,可要回去,又似不舍,遂停在船头,左右为难。

孙策在船中,瞧出几分意思。

黛玉听紫鹃答完,再无动静,不禁纳闷。恰巧江风骤起,分帘送凉,黛玉隔着帘子缝隙,望见对面船头,站着一位青年公子,长身玉立,身着月白衣衫,月华、水光正映出他俊秀的面庞,笑眼可亲。

黛玉微红了脸,看紫鹃和这公子相对无言,怕丫鬟在外窘迫,出声解围:“萍水相逢,知音难觅。妾琴技拙劣,辱公子清听。公子不必介怀。”

周瑜释然笑道:“姑娘过谦了。听姑娘口音,像是吴中人士。”

周瑜又说:“在下听姑娘琴音,暗藏愁绪,不知有何难处?”

黛玉讶然,弹琴人总是期许有人能解曲意,真被人解出,又不免羞涩,“离家数年,近乡情怯。”

紫鹃看这位公子气度不凡,彬彬有礼,好言解释:“我们姑娘确是吴地人!今从北方归家,乘船往吴郡去。”

孙策和周瑜闻言,双双一愣,思及之前孙策要攻吴郡之言,不能多说。孙策出手解围,走出来吩咐侍从送酒过去,“为表歉意,这壶家乡桂花酒,送与姑娘压惊!”

周瑜欲言又止,似有绵绵不舍之意,终是折回船内。船家会意,移船靠岸。孙策、周瑜二人归营,酒酣梦沉。次日一早,临行饯别。

清夜啼曙,西天星子两三点。孙策飞身上马,临别留言:“公瑾,丹阳就托付给你了!待我平定山越,回来与你庆功!”

长风吹动两人衣袖,公瑾抱拳道:“保重!”

远望孙策领兵渐行渐远,散入茫茫烟尘之中。周瑜想起昨夜对话,若由着那姑娘主仆二人就此去吴郡,万一逢上战事,恐有性命之虞。急忙骑马奔赴昨夜江边,四处寻觅,不见踪迹。

“想是开船走了……”

周瑜当机立断,长鞭打出一声脆响,惊起水边成双白鹭。纵马狂奔,沿江追出三十里。东边晨曦翻滚,江水金光耀目,风凉气清,秋草的露水打湿了周瑜的衣摆,好不容易才追上了黛玉的船只。

“姑娘!姑娘且留步!”

“船家!停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