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8章谈诸葛亮(第5 / 5页)
肯定是势如破竹了。
可马谡没想到的是,敌方并不会听他指挥,还有他也没有想到,敌人数量那么多,敌方将领马上发现,马谡扎营有问题,山顶没有水源,也知道从山下往上攻,对自己不利,自己只兵多只要自己把山围住。
山上自然不战自乱。
最后大败而逃,被诸葛亮挥泪斩首,这就是“匠人”与“大师”的差别,因为匠人只掌握技能技巧。
他从师傅那里。
学会了知识,且具备了模仿的能力。
其实匠人只是学会了,能复制前人东西就行了,他们只有复制的技能技巧,缺少对事物全面的见识,也就是说他们只会依样画葫芦,没有创新的能力,甚至不能活学活用兵法。
其实学习兵法。
重在掌握其灵魂,用兵要重势,这其实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在《曹刿论战》中,就有十分经典的描写。
鲁庄公和曹刿。
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冲锋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
又登上战车。
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全军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
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都耗尽了。他们的士气低落,而我军的士气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这个战例。
就是成功用势,战胜敌人的经典范例,在敌人三次冲锋,都无功而返的时候。
此时敌方的体力已经耗尽。
士兵的士气也低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