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8章谈诸葛亮(第2 / 5页)
北伐中原。
看到这些,可能有的人就会认为,马谡的军事才能,肯定超越了诸葛亮,不然他自己怎么,没有更好的谋略。
要用马谡的谋略呢?
而事实呢。
并不是如此,诸葛亮当时也认可了,马谡的军事才能,才让他担任主将守街亭,可是他当主帅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马谡确实是熟读兵书,可是他不能活学活用,死搬硬套,而且刚愎自用。
才造成街亭失守。
让整个战役失败,诸葛亮只得挥泪斩马谡,可能这就让很多人糊涂了,会有那么好的谋略的人。
为什么?
打仗就不行了呢?
不能打仗的人,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好的谋略?这就让很多的人费解,其实,另外还有一句,至理名言回答了这个问题:愚者三虑必有一得,智者三虑必有一失。
也就是说。
诸葛亮是不可替代的,而臭皮匠是可以替代的,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的
“马说”
讲得更加的透彻。
世有了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
世界上是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千里马,只是辱没在愚蠢的养马人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样,死在平常的马厩之内,并没有千里马的名声。
日行千里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