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6章 领导能力(第1 / 5页)
很明显,一旦要想肥私,就一定要损公。
随着蛀虫越来越多,苏联这棵参天大树,也无可奈何的轰然倒下了,但是同样集权体制的,斯大林时代,腐败问题就如凤毛麟角。
同样在我国在主席领导的时代,腐败分子如同过街老鼠,少之又少,并不是绝对的权力,就一定会产生绝对腐败的,大家都知道主席领导的时代,就是我国历史以来,官员最清廉的时代。
而1985年3月。
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
有人比喻此时的苏联。
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这就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
直至八一九事件发生。
苏联□□处境到了危难关头。
戈尔巴乔夫竟然会主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速走向衰败。
苏共衰败。
是苏联剧变的前兆,苏联解体,是苏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为愚蠢的做法,他是苏联党的最高领导人,当党被严重腐蚀,积重难返之际,你不是去挽救,而是雪上加霜。
把根基深厚的执政党抛弃。
把党推向深渊。
这肯定会造成极大混乱,局势会更加严重,很明显,在苏共内部,腐败的肯定不是少数。
多数党员手中并没权力。
也就没有腐败基础,也同样被放弃了,这是多伤他们心的事情,而且这个群体极为庞大,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精英,社会影响力巨大,戈尔巴乔夫无形当中,把他们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成为自己的敌人,那他出台的所有改革方案。
还有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吗?
他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孤立,最后被所有人所抛弃。
如此做法,其实也是这毁灭这个国家,而非挽救这个国家,这主要是戈尔巴乔夫个人的能力不足的问题。
而且眼光也不行。
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肯定有很多人给他出过主意,另外,戈尔巴乔夫并没有把关键的权力掌握,所以他必须向强大的利益集团妥协,如果他完全掌握了军队、克格勃、警察三个机构的权力。
那么不管任何的利益集团,在枪杆子面前。
都是软弱的。
不管戈尔巴乔夫,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革,就有坚强的后盾,改革就不容易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