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3章 深港新家(第2 / 4页)
直到第二天才恢复知觉,那真是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只是父亲那宽阔的后背,给自己安心的感觉,赵卫东至今还清楚的记得。
那是自己有记忆以来。
唯一一次父亲背自己的记忆,赵卫东并没有埋怨过父母亲,他知道那时干部确实真是一心为公,而且是公而忘私,在那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还能创造出,无数的建设奇迹,这跟大批干部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
当然,那个时候。
每个家庭也都不富裕,勤俭节约是每个家庭的优良品质,赵卫东的家庭也是如此。
因此,每年的春节放假。
就是母亲最忙的时候。
因为孩子贪玩,衣服也就破得快,经常新衣服没有穿多少时间,就被钩破、磨破,小孩子节假日,成天往山上跑,采各种野果吃,可山上剌又多,再加上年龄小,根本不知道保护衣服。
被剌钩住了,就生拉硬扯。
衣服被钩破,也就是必然的了,还有就是那时候,没有什么游乐设施,就把土坡当滑梯玩,虽然也不敢直接坐在地上滑。
就折一把带树叶的树枝。
垫在屁股下面。
以为那样就不会把裤子磨破,其实那只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可能也有一点的作用,只是作用不大,滑不了多少天,裤子就自然很容易破了,就是对衣服的手肘部位也磨损很厉害。
因为山坡或者泥坡上滑着玩。
失去平衡是常有的事,如果用手掌去撑,在地上磨擦,很容易把手磨破,所以自然以有衣服保护的手肘部。
支撑平衡就成为首选。
自然这个地方也就磨损得比较快
而且当时每个人,每年的布票都很有限,母亲肯定要对破掉衣服要进行缝补,有的虽然没有破也要提前预防,甚至新衣服也要在膝盖、屁股、手肘部易于磨损的部位加上一快衬布,再一圈一圈用缝纫机车好。
看到母亲把缝纫机用得那么好。
赵卫东也很感兴趣,母亲看儿子感兴趣,她也就有意识引导,没想到赵卫东也是学得很快。
因此赵卫东也就成了。
母亲的小助手。
要补的地方,母亲就用桨糊贴好,让卫东上缝纫机去车,母子两人配合默契,效率大幅提高,后来母亲过年的时候,就不是一个人在忙了,只是赵卫东以后的过年,也没得玩了。
但是能帮妈妈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