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2章任职风险(第1 / 4页)
到1981年开拓者们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顶着“变天论”让特区变模样,之后很多年,特区在种种非议与责难中,非常艰难前进,历经着前进、徘徊,又前进、再徘徊的螺旋。
但深港的一系列的变革,换来“变天论”。
国内到处都在流传着:“深港除了九龙关门口,仍挂着五星红旗,一切都已资本主义了”。
有人说“某某人把国土主权卖给了外国人”。
一位从未来过深港的老同志,听说深圳“变天”的消息,竟号啕大哭,认为“流血牺牲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赵卫东在前世也听到这个传言,可见这个流言流传之广,就可想而知了。
赵卫东还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1981年夏天,国画大师刘海粟来深港。
他对书记说:“你在特区率先推行市场经济、引进外资,搞好了也会有人说你走的是复辟资本主义道路,假如你搞糟了,更会有人说你复辟资本主义!反正一顶大帽子正等着你去戴哩!”
书记回答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要为党立功问心无愧,我什么都不怕,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吧!”
而且因为反对举报的人多,1981年11月前后。
□□派来了调查组,调查深港存在的方向性问题,不久,京都有人发表文章《旧我国租界的由来》。
影射深港现在就是新的租界。
1982年1月,国家领导同志约见国家计委负责人,当年4月,北京还专门召开了有关深港的会议,提出“仍然应该坚持计划经济”的论调,让人开始怀疑特区还会不会继续的担心。
可想而知,当时的压力是何等之大。
最后还是最高首长提词,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他才算勉强过了关。
确实改革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而且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知道,1979~1989年10年间,深港与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签订协议6890多项。
实际利用外资只有27亿米元。
平均每个招商引资协议只有39万米元,可见他们做得有多么的难,他们就是做得这么苦这么难,还是有那么多的明枪暗箭射向他们。
这些政治风险,叶军豪非常慎重的提醒道。
他是希望自己亲家未来的路子能少一些风险。
前面赵国钧的一些做法确实比较超前,虽然有些保守派看得很不顺眼,但也不敢说得太过分,毕竟按劳取酬,也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之一,你要抓辫子是可以抓,你要说是为了国家,人家也不能否认。
因为这些都属于国营和集体性质。
而将来在深港就不一样,国营和集体不能占主导地位,而占主导经济地位的将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
这将是很多人都会攻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