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3章发展核武(第3 / 4页)
国内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根据解密的资料,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我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
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试验。
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
赵卫东特别讲解了,原子弹结构原理能量威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碳、氢、氧的化合反应,一般化学炸药如梯恩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来自化合物的分解反应。
在这些化学反应里,碳、氢、氧、氮等原子核都没有变化,只是各个原子之间的组合状态有了变化。
核反应与化学反应则不一样。
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里,参与反应的原子核都转变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习惯上称这类武器为原子武器。
但实质上是原子核的反应与转变,所以称核武器更为确切。
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约为8×10^13焦耳,比1千克梯恩梯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约大2000万倍。
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总能量。
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释放相同能量的梯恩梯炸药量来表示,称为梯恩梯当量,美、苏等国装备的各种核武器的梯恩梯当量,小的仅1000吨。
大的达1000万吨,甚至更高。
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
地面和空中核爆炸。
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
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
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
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原子弹主要是利用核裂变。
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来起杀伤作用的一种武器,它与核反应堆一样,依据的同样是核裂变链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