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0章人生价值(第3 / 4页)
赵卫东从小在农村长大。
对自然环境提触比较多,只要细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不少的生存道理,在山上树林密度大的地方,你就可以看到树与树之间的间隔很小,树木为了尽量多获得阳光雨露,就只能拼命向上生长了。
有些树木生长得比周围的树慢一点。
那么它头顶上的空间,就被周围的树占领了,它的阳光雨露也就变得少了,生长就变得缓慢了,它周围的树因为多占有阳光雨露。
它们的生长速度就更快了。
甚至有些的因为缺少阳光,早已经枯死了。
当然也不是树木茂密的地方,下面就是死地,在它们的下面需要阳光的植物不能生存,但是那里也就成了喜阴植物的天堂。
可是这里也有竞争,竞争就在喜阴植物之间进行了。
因此在生物的生存竞争中,那里都少不了自然选择,这也是自然界生物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只有生物不断进化。
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才不至于被淘汰。
做为高级灵长类动物的人类,也有其生存环境,不管在哪里都需要个人与环境的协调适应,这个适应不仅是每个人应当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还要适应周围的人文环境。
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来说。
赵卫东觉得自己应当,充分应用好自己手中的资源。
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人民、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亲人、为自己的幸福服务。
不可避免,要为这些跟自己有关的人幸福,那就要去争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去优化自己关系密切的国家、国民、亲人、朋友的生存环境,那么无形当中,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获取的阳光雨露也就自然的减少。
他们的生存环境就相应恶化。
对自己善,就必需对他人恶,对他人善,就必需对自己恶,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事实上在国与国之间。
如果讲温良恭俭让,就将被视为软弱可欺,而且弱后就要挨打,就要被欺负,就要被掠夺,这全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现实完全摆在眼前,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法则事实上,也是人类生存的法则,如何按照自然的法则,最大限度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改变国家的命运,其实心怀天下,这是一种高度,也是一种精神,同时也是一种幸福。
正在赵卫东闭目沉思,想得入迷的时候。